影静长安道,凉风响辔衔。
海天低到水,江日晚明帆。
潮遣先驱壮,声吞绝岛巉。
黄尘征袖满,却愧著朝衫。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端的作品,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怀念之情。

**诗句注释与赏析: **

  1. 到龙山头 - 这是诗的第一句,表明了诗的主题和背景。“到”字表明诗人已经到达目的地,而“龙山头”则是具体的地点,暗示了此行的目的或意义。

  2. 影静长安道 - “影静”描绘了夜晚长安道上的宁静景象,没有行人的踪迹。这可能是因为诗人刚到达此地,或者是因为长安城的夜景本身就很美丽。“长安道”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城市,也是诗歌中经常出现的一个意象。

  3. 凉风响辔衔 - “凉风”描述了夜晚微凉的气息,“响辔衔”则描绘了马在风中奔跑的声音。这两句诗共同营造了一个静谧而又生动的场景。

  4. 海天低到水 - 这一句描绘了海面与天空相连的景象,“低到水”则可能是指海水与天空相接的地方,给人一种宽广无垠的感觉。这里的“低到水”可能是一个比喻,表示诗人对于家乡的思念之情如同海天一般深沉。

  5. 江日晚明帆 - “江晚”描绘了黄昏时分的江景,“明帆”则描绘了江上船只的灯光。这两句诗共同营造了一种宁静而又美丽的江边景色。

  6. 潮遣先驱壮 - “潮遣”可能是指潮水带走了前面的先锋队,而“先驱壮”则描绘了先锋队的勇敢和坚定。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前方道路的信心和决心。

  7. 声吞绝岛巉 - “声吞”形容声音之大,足以淹没一切声音;“绝岛巉”则描绘了岛屿的高耸险峻。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前方路途的艰险和自己的决心。

  8. 黄尘征袖满 - “黄尘”描绘了旅途中的尘土飞扬,“征袖满”则描绘了衣袖被尘土沾满的情景。这两句诗共同描绘了诗人旅途中的艰辛。

  9. 却愧著朝衫 - “却愧”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穿着不符合身份的衣服(朝衫)感到羞愧;“著朝衫”则描绘了穿着朝服的情景。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身份的不匹配感到羞愧。

译文:
我来到龙山的脚下,长安的路上一片寂静,只有凉风在吹拂着马儿的缰绳。海天相接,仿佛要连到水面,夕阳下的江面波光粼粼,帆船上的灯火闪烁。潮汐似乎在催促我们前进,声音大得几乎可以淹没岛上的一切。旅途中的尘土让我感觉自己像是穿着一件不合时宜的朝衫。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在龙山脚下的场景。通过对环境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同时,诗人通过对比长安的道路和家乡的自然景观,展现了自己对家乡的深深眷恋。此外,诗人也通过对旅途中的种种细节的描述,展现了自己的坚韧和勇气。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