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李提举秋日杂咏

羊坂路岐险,燕巢生计疏。
萍蓬三尺剑,衣钵一床书。
叶露泣金井,檐牙挂玉钩。
魂清了无寐,诗思不禁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次韵李提举秋日杂咏》是宋代文学家黄庭坚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该诗以“菊”为主题,通过描绘菊花在深秋时节傲然挺拔的姿态、凌霜盛开的品性以及高洁清雅的气质,表达了诗人对高尚情操和美好品质的追求与赞美。

黄庭坚(1045年-1105年),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江西分宁(今江西省修水县)人,北宋著名诗人、词人和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他与苏轼合称“苏黄”,并且其诗作以奇险峭拔著称,具有强烈的个性风格。

在这首诗中,黄庭坚不仅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还巧妙地将菊花与其他事物联系起来,以增强诗歌的表现力和深度。例如,他用“金英”比喻菊花的花蕊,用“玉露”比喻菊花上的露珠,这些比喻都形象地描绘出菊花的美丽与高洁。同时,他还通过对菊花与其他植物的对比,进一步突出了菊花的独特之处。如他将菊花与“寒梅”相比,认为它们都是高洁之物,但菊花更为坚韧不拔,更能在逆境中绽放光彩。

黄庭坚还运用了夸张的手法来增强诗歌的艺术效果。例如,他写道:“菊花开尽百花残,唯有金英犹自鲜。”这句话虽然夸张地表现了菊花的生命力顽强,但也体现了诗人对菊花的独特情感。

《次韵李提举秋日杂咏》是一首充满诗意和哲理的佳作,它不仅展现了黄庭坚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超的写作技巧,也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独特的审美视角和思考方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