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未秋赋不遂志归寓水村

归来不负白鸥盟,要听云山韶濩声。
钟鼎轩裳非我事,从教水到自渠成。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乙未秋赋不遂志归寓水村》是南宋诗人杨冠卿的作品。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及其背景信息:

  1. 作者生平:杨冠卿,字梦锡,江陵(今属湖北)人,是一位南宋时期的诗人。他的一生仕途起伏,曾为九江戎司掾,后知广州,但因故事而罢官,晚年则闭门不出,与姜夔等文学家相唱和。

  2. 诗歌原文
    归来不负白鸥盟,要听云山韶濩声。
    钟鼎轩裳非我事,从教水到自渠成。

  3. 诗歌赏析

  • 主题表达:诗中的“归隐”是诗人内心渴望摆脱世俗纷扰,寻求心灵宁静的体现。《乙未秋赋不遂志归寓水村》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向往和追求,以及对于名利看淡的心境。
  • 艺术手法:杨冠卿运用了对比和象征的手法,通过对比“钟鼎轩裳”和“水”的不同命运,反映了诗人对人生境遇的感慨和对自然的赞美。他巧妙地利用自然景物来抒发情感,使得诗歌既有画面感又充满哲思。
  • 语言风格:该诗的语言朴实无华,却充满了诗意。杨冠卿善于运用简洁有力的词汇来表达深沉的情感,使得诗歌具有极强的感染力。同时,诗中还体现了宋代文人对于山水的热爱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在了解《乙未秋赋不遂志归寓水村》的同时,也可以进一步探索宋代诗歌的特点。宋代诗歌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独特的审美情趣和丰富的思想内涵著称,许多诗人都致力于通过诗歌反映社会现实、表达个人情感,并追求超越现实的意境。如苏轼、陆游、辛弃疾等人都是宋代著名的诗人和词人,他们的作品至今仍然被广泛传颂。

《乙未秋赋不遂志归寓水村》不仅展现了杨冠卿作为一位宋代诗人的艺术成就,也反映了当时社会文化的背景。通过对这首诗的了解,可以更好地理解宋代诗歌的精神内核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