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第东归逢元举

与君去岁金陵游,七月十日离楚州。
酒阑浩歌古亭下,白日雷雨催行舟。
片帆乘风破险浪,冉冉飞过芦花洲。
我时幸预鳌头荐,君以才术公卿留。
人生聚散散或聚,忽忽今会如萍浮。
君行何以赠君别,庄鹏九万抟高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及第东归逢元举”是宋代诗人杨杰的一首描写归途与重逢的诗作,表达了作者对朋友重逢的喜悦之情和对人生聚散的感慨。下面从几个角度进行详细分析:

  1. 作者简介:杨杰是北宋的一位宫廷音乐家,曾七次担任太常寺官员,并执掌宫廷、宗庙的礼仪和音乐工作。他的《乐记》五卷,可惜已不存。

  2. 诗歌原文

七月十日离楚州。
酒阑浩歌古亭下,
白日雷雨催行舟,
片帆乘风破险浪,
冉冉飞过芦花洲。

  1. 诗歌内容解析
  • 离楚州:描述了作者离开楚州的情境,时间定在了七月十日,具体地点可能是江苏淮安一带。
  • 酒阑浩歌:表明离别时饮酒作乐,心情畅快。
  • 白日雷雨:描绘了白日里雷雨交加的景象,增添了行程的紧张与危险。
  • 片帆乘风破险浪:通过片帆乘风的比喻,展现了航行中的惊险。
  • 冉冉飞过芦花洲:形容船只穿越芦花盛开的江面,宁静而美好。
  1. 艺术手法
  • 情景交融:诗中既有对现实景象的描绘,也有内心情感的抒发。例如,“酒阑浩歌古亭下”与“白日雷雨催行舟”相互映衬,形成鲜明对比。
  • 意象丰富:运用“白日雷雨”、“片帆乘风”、“冉冉飞过芦花洲”等意象,构建出一幅生动的画面。
  • 语言优美:整首诗语言流畅,用词考究,如“浮名浮利重一毛”,既体现了个人对于名利的看法,又衬托出作者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
  1. 社会背景
  • 官场经历:杨杰曾在官宦生涯中历经多次变迁,其作品也反映了这一时期的政治动荡和社会变迁。
  • 文化成就:作为一位宫廷音乐家和艺术家,杨杰的作品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代表了当时的文化水平。
  • 个人情感:诗中的重逢部分透露出作者对于友人的深厚情感,以及对于友情珍视的情感表达。

《及第东归逢元举》不仅是一首表现作者个人情感的诗歌,也是一幅流动的画面,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诗意的时代背景和丰富的人文情怀之中。通过对该诗的分析,可以更深刻地理解宋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世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