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诗 其五 东周

平王避难迁洛阳,桓庄僖惠襄顷匡。
定简灵景兼悼敬,二百馀年春秋王。
春秋之后周之晚,元王贞定相承纂。
哀考威烈遂传安,夷烈显圣慎靓赧。
三十七主始为秦,八百馀年谁谓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历代诗·其五·东周》是南宋词人杨简的作品,通过对周王朝兴衰历程的回顾,表现了词人对历史变迁和王朝更替的感慨。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诗歌原文
    平王避难迁洛阳,桓庄僖惠襄顷匡。
    定简灵景兼悼敬,二百馀年春秋王。
    春秋之后周之晚,元王贞定相承纂。
    哀考威烈遂传安,夷烈显圣慎靓赧。
    三十七主始为秦,八百馀年谁谓短。

  2. 作者简介

  • 杨简(1141—1226)字敬仲,世称慈湖先生,是宋代著名学者、心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师从陆九渊,发展心学思想,主张“毋意”、“无念”等,并提出了“道心”的概念。在文学领域也有显著成就,创作了大量诗词作品。
  1. 诗歌解析
  • 首二句:”平王避难迁洛阳,桓庄僖惠襄顷匡”描绘了西周末年的历史背景,平王为了躲避战乱将都城从镐迁至洛阳,这一事件为后来的周朝历史埋下了伏笔。同时,桓庄僖惠襄顷匡也暗示了当时王室内部的纷争与斗争。
  • 后四句:”定简灵景兼悼敬,二百余年春秋王。春秋之后周之晚,元王贞定相承纂。哀考威烈遂传安,夷烈显圣慎靓赧”则进一步叙述了周朝的历史脉络。从定简到春秋战国时期,再到元王贞定相承纂,描述了周朝从鼎盛到衰落的过程。同时,哀考威烈遂传安反映了周王朝末期的政治动荡与权力交替。”夷烈显圣慎靓赧”则强调了周朝晚期的历史特点,即内忧外患,国势日衰,最终被秦国所灭。

通过深入分析《历代诗·其五·东周》,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中国古代历史的发展以及文学作品中蕴含的深厚文化内涵。这不仅是对历史的回顾,也是对人性的反思和对文化的传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