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君探借小春天,珍重霜馀晓更妍。
岂是阳和私拙守,也应春色属诗仙。
和姜总管送牡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和姜总管送牡丹》是宋代诗人虞俦创作的一首诗,体现了诗人对春天和自然之美的赞美。下面将从多个方面来介绍这首诗:
作者简介:虞俦,字寿老,出生于今安徽宁国,是南宋时期的一位知名文人。虞俦在官场上颇有作为,曾任多个重要职位,包括太学博士、监察御史、浙东提刑等,其政治生涯颇为丰富。
创作背景:《和姜总管送牡丹》的创作时间不详,但根据诗中“东君探借小春天”的描述,可以推测这首诗可能是在春季或初春时节所作,那时正是牡丹花开的时期。这首诗很可能是在一次由姜总管发起的赏花活动中,虞俦应景而作,以表达对大自然和春天的喜爱之情。
诗歌原文:东君探借小春天,珍重霜馀晓更妍。岂是阳和私拙守,也应春色属诗仙。
艺术手法:《和姜总管送牡丹》在艺术上采用了典型的宋诗风格,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景象。诗中的“东君探借小春天”形象地表达了春天的到来,而“珍重霜馀晓更妍”则描绘了清晨霜后牡丹更加美丽的画面。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体现了虞俦深厚的文学功底。
文化影响:《和姜总管送牡丹》不仅展示了虞俦的文学才华,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文化氛围。《尊白堂集》的传世,为后世研究虞俦及其时代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同时,这首诗也成为了中国古代诗词中的佳作,被后人传颂不衰。
虞俦的《和姜总管送牡丹》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作品,也是宋代文学瑰宝之一。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容,影响了无数读者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