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侄试周

汝生方满岁,伯发已星星。
桑苎甘投老,兰荪喜向荣。
席间无一印,帷下有诸经。
莫学鱼儿戏,来年快聚萤。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荣侄试周》是宋代诗人裘万顷的一首作品。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的内容、背景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1. 作者简介
  • 作者:裘万顷,宋代著名诗人,生活在北宋至南宋期间,他的诗作在当时受到广泛的认可和赞誉。
  • 生平:关于裘万顷的具体生平,史料记载相对有限,但他的诗歌活动主要集中在宋代,可见其文学造诣非同一般。
  1. 诗歌原文及翻译
  • 原文:汝生方满岁,伯发已星星。桑苧甘投老,兰荪喜向荣。席间无一印,帷下有诸经。莫学鱼儿戏,来年快聚萤。
  • 翻译:“你刚满一岁,你的哥哥已经两鬓斑白了。” “桑树和苎麻都乐于归隐,喜欢在幽静的环境中享受生活。” “席间没有一枚铜币,但帷帐下却有诸多经典。” “不要像鱼那样嬉戏,来年快点聚在一起发光发热。”
  1. 诗歌内容解析
  • 家庭与成长:首句“汝生方满岁”表达了对荣侄(指侄子)年龄的祝福,希望他健康成长;“伯发已星星”则描绘了兄长年岁增长的形象。
  • 生活环境描写:后两句“桑苧甘投老,兰荪喜向荣”反映了荣侄及其家人的生活状态,他们选择了一种宁静而自得的生活方式。
  • 教育观念:“席间无一印,帷下有诸经”展示了一种简朴的家庭教育方式,强调知识的重要性而不过分追求物质财富。
  1. 艺术特色
  • 意象运用:诗歌中“桑苧”(桑树和苎麻)和“兰荪”(兰花和芦苇)的意象象征着自然与恬淡,反映出作者对于回归自然生活的向往。
  • 语言风格:诗歌语言质朴自然,用词简练,富有韵味,体现了宋代诗歌的典型风格。
  1. 历史意义
  • 文学价值:《荣侄试周》作为宋代文学作品,不仅展现了当时社会的风貌,也反映了人们的生活态度和文化价值观。
  • 文化传承:通过这首诗,可以窥见宋代文人的生活态度和精神追求,对于研究古代中国的文化和思想具有重要意义。
  1. 社会影响
  • 读者反响:该诗因其深刻的寓意和优美的语言,受到后世学者和普通读者的喜爱和传颂。
  • 文化影响:《荣侄试周》的流传,有助于传播宋代的文学成就,促进了中华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1. 现代价值
  • 教育意义:现代社会可以从这首诗中吸取教育的启示,提倡简朴、自然的生活方式和学习态度,这对于当代人的生活有着积极的引导作用。
  • 审美启迪:诗歌的艺术形式和表达手法,为现代人提供了审美的典范,启发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寻找美的价值和意义。

《荣侄试周》不仅是一个文学作品,更是一个反映宋代社会生活、文化传统和哲学思考的重要窗口。通过对这首诗的研究,不仅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宋代诗歌的魅力,还能够从中汲取智慧,启发思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