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余仲祥松斋

芳妍桃李场,纷趋欻成蹊。
长松坐偃蹇,遂尔不见知。
平生异时人,不与俗转移。
萧然尘埃中,擅此丘壑奇。
窗空境逾清,四壁风来吹。
抱琴揖苍髯,喜气掀两眉。
臭味既与同,相亲不相违。
直期阅岁寒,可但忘朝饥。
斯正如乃翁,过处更过之。
直比千丈干,历落不受羁。
只恐大厦成,梁栋各有施。
出处初何心,山灵勿疑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题余仲祥松斋》是宋代诗人裘万顷的作品之一。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诗歌原文
    芳妍桃李场,纷趋欻成蹊。
    长松坐偃蹇,遂尔不见知。
    平生异时人,不与俗转移。
    萧然尘埃中,擅此丘壑奇。
    窗空境逾清,四壁风来吹。
    抱琴揖苍髯,喜气掀两眉。
    臭味既与同,相亲不相违。
    直期阅岁寒,可但忘朝饥。

  2. 诗歌赏析

  • 诗中的“芳妍桃李场,纷趋欻成蹊”描绘了一个繁花似锦的桃李园景,但人们匆匆而过,只留下一条被踏出的路径。这种对比不仅展示了自然的美,也反映了人间的浮躁。
  • “长松坐偃蹇,遂尔不见知”表现了长松独立而孤独的姿态,暗示了作者超脱世俗的隐逸生活。长松的形象象征着坚韧与不屈,尽管环境不佳,它依然坚守着自己的位置。
  • “平生异时人,不与俗转移”表达了诗人对超脱世俗、保持个性独立的追求。这种态度体现了诗人对于人生和世界的独特见解,以及对自由和独立生活的向往。
  1. 作者简介
  • 裘万顷字元量,号竹斋,洪州新建(今江西南昌)人。他是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诗人,其作品以清婉流利著称,尤其擅长描绘自然景观和表达个人情感。他的诗歌不仅具有高度的艺术性,还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思考,为后世所推崇。
  1. 创作背景
  •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作者的生活经历和时代背景密切相关。作为南宋时期的文人,裘万顷可能经历了战乱和政治动荡的年代,这些经历反映在他的作品中,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思想内涵。通过诗歌,裘万顷表达了他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同时也展现了他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和反思。
  1. 文学价值
  • 《题余仲祥松斋》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景物的诗歌,更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内涵传达了作者的人生哲学和审美情趣。这首诗通过对桃李园、长松等自然元素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赞美和对超然物外的向往。同时,诗歌中的情感表达和哲理思考也为读者提供了深刻的启示和感悟。
  1. 现代应用
  • 在现代社会,这首诗依然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它不仅仅是一首古代诗词,更是一本活的历史书、一面镜子和一种精神象征。通过学习这首诗,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人的思想和情感,也可以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面对现实生活中的各种挑战和困境。

《题余仲祥松斋》不仅展示了诗人卓越的艺术才华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也反映了作者对于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思考。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了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值得后人不断研究和传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