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登春风堂,尝读春风诗。
春风不易得,令人每怀思。
一堂谁独无,所至皆有之。
奈何堂中人,此意多背驰。
听雨不对床,煮豆先燃萁。
宁赓粟布歌,不肯吹埙篪。
和气自此伤,怨怒无休时。
遂令君家堂,独立修江湄。
昔我尝宦游,兄弟轻别离。
自从失予季,忧闷鬓成丝。
仲叔幸无他,相从日怡怡。
数榻松竹间,颇与我辈宜。
浊醪无独斟,陈编有同披。
从今当杜门,共试春风词。
燕谷恐尚寒,暖律冀一吹。
君能不靳否,春风元不私。
题伯量春风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题伯量春风堂》是宋朝著名文学家裘万顷的作品,属于诗歌类文学作品。《题伯量春风堂》,作为宋代诗词中的经典之作,不仅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造诣,更以其独特的情感表达和深刻的哲理内涵,在中华文化宝库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题伯量春风堂》的创作背景及其艺术特色,是理解该作品的关键。首先,《题伯量春风堂》并非出自一人之手,而是裘万顷与其同僚的集体创作。这一方面体现了当时文人墨客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宋代文人对自然景观和人生哲理的深切感悟。其次,从艺术特色来看,这首诗采用了典型的宋诗风格,语言简练、含蓄,意境深远。诗中“未登春风堂,尝读春风诗”一句,便将读者带入了一个既熟悉又新奇的环境之中。
《题伯量春风堂》的艺术成就主要体现在它如何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传达诗人的情感与哲思。例如,诗中的“听雨不对床,煮豆先燃萁”、“宁赓粟布歌,不肯吹埙箎”等句子,通过对日常生活中细微之处的观察和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这些细腻的心理描写,使得整首诗不仅仅是一首咏物诗,更是一种心灵的抒发。此外,诗中所蕴含的哲理,如“和气自此伤,怨怒无休时”等句,表达了诗人对人情世故的深刻洞察和对社会现实的不满。这不仅体现了诗人的个人情感,更是对当时社会状况的一种反思和批判。
《题伯量春风堂》不仅因其艺术成就而受到后世的赞誉,更因其所蕴含的深厚文化意义和时代价值而成为研究宋代文学和文化的重要文献。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研究,人们不仅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古代文学的魅力,也能从中汲取智慧与力量,以应对现代社会的各种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