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登春风堂,尝读春风诗。
春风不易得,令人每怀思。
一堂谁独无,所至皆有之。
奈何堂中人,此意多背驰。
听雨不对床,煮豆先燃萁。
宁赓粟布歌,不肯吹埙篪。
和气自此伤,怨怒无休时。
遂令君家堂,独立修江湄。
昔我尝宦游,兄弟轻别离。
自从失予季,忧闷鬓成丝。
仲叔幸无他,相从日怡怡。
数榻松竹间,颇与我辈宜。
浊醪无独斟,陈编有同披。
从今当杜门,共试春风词。
燕谷恐尚寒,暖律冀一吹。
君能不靳否,春风元不私。
【题解】
这是一首借咏春风堂而抒写怀才不遇的诗。首四句点明主题,五至十二句抒发感慨,最后八句表达希望,末二句作结,全诗分三层,第一层(前四句)写“我”对春风堂的向往;第二层(中间四句)写“我”在春风堂中的所见所闻以及由此产生的感慨;第三层(后四句)写“我”的希望及愿望。
【注释】
①伯量:指张伯量。伯量是唐代诗人张籍的字。
②春风:这里指春天的气息。
③一堂:指张伯量的春风堂。
④“此意”句:意思是说,堂中人不能理解自己的意思。
⑤“听雨”句:意思是说,听不到风吹竹叶的声音就听到雨打窗台的声音,说明自己和堂上的人不在一起。
⑥“宁赓”句:意思是说,宁可唱《粟麻歌》,不肯吹笙笛。
⑦“和气”句:意思是说,从春气开始受到损伤,怨怒就没有停止的时候。
⑧“遂令”句:意思是说,于是使得君家堂屋,孤寂地屹立在江边。
⑨“昔我”句:意思是说,过去我在宦游时,兄弟之间很轻率地别离。
⑩“自从”句:意思是说,自从失去了弟弟张季,忧愁烦闷使我的鬓发变成了银丝。
⑪仲叔:指张仲舒,名谟。他是张籍的族弟。他曾任秘书监,故称仲叔。
⑫“数榻”句:意思是说,几间松竹相间的房间,很适宜于我们这些有才的人。
⑬“浊醪”二句:意思是说,没有一个人能够独自斟饮美酒,只有陈编与我一同翻阅。
⑭“当”字:这里是“将”的意思,即“将要”。
⑮“杜门”句:意思是说,将从今以后不再出门,共同试作一些《春风词》。
⑯“燕谷”句:意思是说,恐怕燕谷之地还很寒冷,暖风之律希望能吹来一阵。
⑰“君能”二句:意思是说,你如果不能宽厚一点,那么,春风是不会偏私于人的。
【赏析】
此诗先写“我”对春风堂的向往,次写“我”在春风堂中的所见所闻以及由此产生的感慨;最后表达希望,愿同张伯量为友,共唱“春风词”。“我”因怀才不遇而自叹身世飘零,与堂中人志趣不合,又因受排挤而远离亲友,所以心情十分苦闷。但“我”并不因此而消沉,仍以乐观的态度去面对一切,表达了对朋友的关心。全诗结构谨严,层次分明,感情细腻真挚,用典贴切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