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心而异乡,既见复轻别。
岂终无会期,南北渺难必。
邮亭君与我,强饭再三说。
此意非不领,欲话声已咽。
肩舆使前驱,分手大江侧。
升高辄回首,犹拟望颜色。
予家古南州,胜友固不乏。
如君相知深,千百未见一。
君才十倍我,君德更刚直。
赠行诗满纸,字字良有益。
谁与趣我去,胡不缓旬浃。
噬脐怅弗及,写心寄愁绝。
【译文】
我们虽然同心却身在他乡,你我见面又很快分别。
难道就永远没有相聚的希望,即使南北相隔再远也难以一定。
在驿馆里,你我相别,你再三地劝我吃饭,说:这次分手后,相见的机会难得!
你心里明白,可就是想说话也讲不出口了,喉咙已经哽咽了。
你骑着肩舆做前驱,我们一分手,就站在大江边挥手道别。
我登上舟船,便频频回头望你,还想着看你的容颜。
我的老家就在古南州,那里有众多的知心朋友。
你和我相知那么深,从没遇到过像你这样知心的朋友。
你的才能十倍于我,而你的道德更为刚直。
你写给我许多赠行诗,字字句句都很有益。
谁能够把我送你去呢?为什么不缓上十天半个月呢?
后悔当初没有好好珍惜时机,把心中的痛苦和忧愁寄托在这封书信里。
【注释】
吴长文(1489—1562),浙江仁和人。弘治十八年进士,官至南京大理寺正卿。与李梦阳、何景明、徐祯卿齐名,称“吴中四杰”。有《奉常集》。
异乡:不同地方的故乡。指作者与吴长文分别时所在的不同地方。
会:会见,相逢。期:期望。
渺:遥远,模糊不清。难:不能。
邮亭:旧时设在城市或交通要道边的接待过往官员和行人的公署。
强饭:勉强吃些饭。
此意:这番心意。领:理解。
声已咽:声音哽塞,发不出。咽:阻塞。
使前驱:让前面的开路的人先走。
大江:长江。
升高:登上高处。
犹拟望颜色:还想望他一眼。
南州:古地名,即今湖南长沙。
胜友:良朋好友。
相知:相互了解。
才十倍:才能比自己高十倍。十倍:十分之十倍。
德更刚直:德行更加刚直。更:更加。
趣:送,前往。胡:何。
噬脐:同“噬脐”的典故,典出《战国策·赵策》苏秦说燕文公:“臣窃患之,内恃父母,外恃交友……今愿大王之令臣者三。”燕王曰:“子何以知之。”对曰:“臣闻饥人得食能不释齿颊乎?”“寒人得衣能不摄裳乎?”“渴人得饮能不噎腹乎?”“劳人得息能不推车乎?”“饥渴寒馁穷乏迫急之时,非交游之士不赖也。”故“饥人得食”“寒人得衣”“渴人得饮”是“贤士所以为饿虎狼也”。后用此典表示自悔不及。
胡:何。缓:放慢;延缓。
写心:抒发内心情感。
绝:断绝,断绝哀伤。
【赏析】
《钱塘别吴长文司理》:这是一首饯别诗。钱塘为今天的杭州,吴长文当时任司理。诗题下注“饯别”,可知此诗作于诗人赴任之际。诗中以深情厚意,表达对好友的惜别之情,同时抒写了自己宦游途中的愁苦心情。全诗情真意挚,语言质朴流畅,风格清新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