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湖驿寄建州同年窦职方

别驿临溪曲,清寒结晓阴。
滩声生乱石,雨意在闲林。
登第年华久,相逢礼爱深。
茶山春物近,那得共追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大湖驿寄建州同年窦职方》是宋代蔡襄的作品。下面将进行更详细的介绍:

  1. 诗人生平:蔡襄,字君谟,号东湖野客,北宋兴化军仙游(今属福建)人。他是北宋著名的书法家和政治家,曾历任福州知府、福建路转运使等职。他的书法以行草见长,尤其擅长写擘窠巨笔,对后世书法艺术影响深远。

  2. 作品原文
    别驿临溪曲,清寒结晓阴。
    滩声生乱石,雨意在閒林。
    登第年华久,相逢礼爱深。
    茶山春物近,那得共追寻。

  3. 创作背景:该诗作于宋庆历三年(1043),当时蔡襄因直言进谏而遭到政敌的排挤,被贬至福建任职。在大湖驿与窦职方的重逢,不仅见证了作者的政治挫折,也反映了他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自然的感慨。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大湖驿周围的景色,以及与窦职方相见时的深厚情谊,展现了作者内心的复杂情感。同时,通过对景物的描写,也体现了作者高超的艺术造诣和深邃的情感表达力。

  4. 艺术特色

  • 情景交融:这首诗巧妙地将自然景色与人的情感相结合,通过对大湖驿周边环境的描绘,传达了作者的内心世界。
  • 意象丰富:诗中的“滩声”、“乱石”、“雨意”等意象,都富有画面感,使得整首诗显得生动而富有诗意。
  • 情感真挚:尽管经历了政治上的波折,但作者仍能保持对友人的深情厚谊,这种真挚的情感表达是这首诗感人之处。
  1. 历史评价:蔡襄的这首《大湖驿寄建州同年窦职方》不仅在当时受到文人墨客的赞赏,而且在后世也被高度评价。许多学者认为,这首诗不仅是蔡襄个人情感的真实写照,也是其书法艺术的高度体现。

  2. 鉴赏角度:从文学角度来看,可以分析诗中的语言运用、修辞技巧和情感表达;从历史角度来看,可以探讨蔡襄的政治生涯和诗歌创作之间的关系;从文化角度来看,可以解读这首诗中所蕴含的宋代文化特征和社会风情。

《大湖驿寄建州同年窦职方》不仅作为一首文学作品,更是研究宋代文人生活、政治态度、情感世界的重要文献。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鉴赏,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宋代文化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