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苑十咏 其一 出东门向北苑路

晓行东城隅,光华著诸物。
溪涨浪花生,山晴鸟声出。
稍稍见人烟,川原正苍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北苑十咏,是唐代诗人高蟾创作的一组七言绝句。此诗描绘了作者出东门向北苑路时所见的景色。

首句“出东门向北苑”,点明了地点和方向。东门为城门,北苑则是地名。这一句简洁地勾勒出了一幅图画,让人仿佛置身于古代的城门旁,看到城门打开,人们纷纷走出城门。

次句“杨柳夹道垂”,描述了道路两旁的杨柳树。这里的“夹道”二字,形象地描绘了杨柳树枝互相交错,形成了一种自然屏障。而“垂”字则生动地描绘了杨树上的柳枝随风摇曳,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

第三句“莺啼燕语间”,描绘了路上鸟儿的鸣叫声。这里的“啼”字和“语”字,分别用来形容鸟的叫声和人的对话声,使得整句诗充满了活泼的氛围。同时,也表达了出东门时所感受到的宁静和愉悦。

第四句“游人得闲日”,描绘了游人的悠闲生活。这里的“得闲”二字,表达了游人们能够放下繁重的事务,享受片刻的宁静。而“闲”字则直接点明了游人们的心情状态,让人感受到了他们的轻松和愉悦。

第五句“绿荫夹道斜”,继续描绘道路两旁的绿色植被。这里的“夹道”二字,与前两句的“夹道”相同,都是形容树木相互交错,形成了一片绿色的屏障。而“斜”字则描绘了树木生长的方向,给人一种斜阳西照的感觉。

第六句“花落莫随流,飘香入酒瓯”,以诗句的形式劝诫人们在欣赏美景时不要过于沉溺其中,以免错过其他美好的事物。这里的“莫随流”二字,意味着不要被眼前的美景所迷惑,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而“飘香入酒瓯”则是一种比喻,将花朵飘落时散发出的香气比喻成酒中的芬芳,让人陶醉其中。

第七句“春风吹又生,何似秋叶红”,以春风和秋叶为喻,表达了对生命无常的思考。这里既提到了春风的温暖,也提到了秋叶的红艳,两者形成鲜明的对比。而“何似”二字则表示了一种反问,让人不禁思考:为何春天如此短暂,而秋天却如此漫长?

第八句“不须歌渭城,且共饮东篱”,则进一步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享受。这里的“不须歌渭城”指的是不必唱起离别的歌曲来送行;“且共饮东篱”则是指可以一起在东篱下饮酒赏花,享受美好的时光。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珍惜,同时也传达了一种豁达的人生态度。

第九句“古木阴阴水槛清,一帘风月谁家院”,继续描绘了美丽的景致。这里既有古木参天的阴森感,又有水槛清凉的感觉;既有风月撩人的意境,又有谁家庭院的宁静。这些描写共同构成了一幅充满诗意的画面,让人仿佛置身于古代的庭院之中,感受着大自然的美好。

第十句“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则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深深思念。这里的“不知何处吹芦管”可以理解为不知道从哪里传来的芦管声音;“一夜征人尽望乡”则是指一夜之间所有的出征的人都在思念家乡。这两句诗不仅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怀念之情,也透露出他为国家征战在外的无奈和辛酸。这种情感在唐代诗人中较为常见,尤其是在边塞诗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北苑十咏 其一 出东门向北苑》这组七言绝句通过描绘东门附近的景色、人物活动以及季节变化等主题,展示了唐代社会的繁荣景象和人们的生活情趣。同时,这组诗歌也反映了作者对国家命运和个人命运的关注,以及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