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禽不世下,刻像成羽翼。
但类醴泉饮,岂复高梧息。
似有飞鸣心,六合定何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灵禽不世下,刻像成羽翼。
但类醴泉饮,岂复高梧息。
似有飞鸣心,六合定何适。
《北苑十咏 其九 凤池》是由宋朝的蔡襄创作的一首古诗词。这首诗描绘了灵禽的不凡与刻像的羽翼,表达了对自由飞翔的渴望和对现实束缚的无奈。下面将简单介绍此诗:
作者简介:蔡襄(992-1052),字君谟,北宋著名书法家、政治家、文学家,以擅长小楷著称,尤以行书和草书最为人称道。《北苑十咏·凤池》是他在宋仁宗时期的作品,当时他担任太子中舍人等职,负责文化教育工作。
创作背景:蔡襄的《北苑十咏·凤池》创作于宋仁宗庆历四年(公元1044年)。当时,蔡襄任集贤校理,参与修撰《册府元龟》。他游览北苑时,看到一群鹤在凤池中嬉戏,灵感迸发,遂作此诗。
诗句解析:诗中的“灵禽不世下,刻像成羽翼”形象地描绘了鹤的形象和精神风貌,展现了鹤的高洁脱俗。而“但类醴泉饮,岂复高梧息”则表达了鹤虽饮醴泉,却不再栖息于高梧之上,寓意着追求自由的精神。
《北苑十咏 其九 凤池》是一幅生动的画卷,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感悟和对自由的向往。它不仅是一首艺术价值极高的诗歌,也是研究宋代文化的宝贵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