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平生,辛勤几年,始有此庐。
也学那陶潜,篱栽些菊,依他杜甫,园种些蔬。
除了雕梁,肯容紫燕,谁管门前长者车。
怪近日,把一庭明月,却借伊渠。
鬓边白雪纷如。
又何苦、招宾纳客欤。
但夏榻宵眠,面风攲枕,冬檐昼短,背日观书。
若有人寻,只教僮道,这屋主人今自居。
休羡彼,有摇金宝辔,织翠华裾。
沁园春 为老人书南堂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沁园春·为老人书南堂壁》是南宋诗人蒋捷的作品。蒋捷,字胜欲,号竹山,生于宋末元初,为阳羡(今属江苏宜兴)人,其家族为宋代宜兴巨族。他的一生经历了南宋的亡国之痛,因此选择了隐居不仕,以“竹山先生”和“樱桃进士”自诩,展现了他高洁的气节。
该词作的创作背景与蒋捷的个人经历密切相关。南宋灭亡后,蒋捷深怀故国之痛,不愿再涉足政治事务,选择隐居山林,自号“竹山先生”。这首词便是在一次为一位年迈的老人书写南堂壁时所作,表达了对老人与自然生活状态的向往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词中通过描绘老者的居所,传达出一种清雅脱俗的生活理念。蒋捷借鉴陶渊明、杜甫等前代文人的生活方式,如模仿陶潜种菊、杜甫种菜等,体现了他对自然生活的赞美和追求。同时,他也借此表达了自己对官场生活的淡漠和对简朴生活的向往。
《沁园春·为老人书南堂壁》不仅是一首描写隐逸生活的诗词作品,更是一部蕴含深厚文化内涵和情感寄托之作。它反映了南宋时期知识分子的精神面貌,展现了他们在国家动荡时期的生活态度和价值取向,同时也传递了作者对于自然和谐及简朴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