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李运使学士赴阙十咏 其一

懿识本天资,长才继者谁。
漕舟逾万计,实廪近千斯。
入境喧舆颂,还乡结主知。
上方思柄用,何惜告谋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李运使学士赴阙十咏 其一》是宋代著名文学家赵抃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对李运使学士的深厚情感和对其未来成就的美好祝愿。下面将具体探讨这首诗的内容、艺术特色以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1. 作者简介
  • 赵抃(1008年-1084年),字阅道,北宋时期政治家、文学家。他的生平事迹在历史上有记载,以正直清廉著称于世。
  • 赵抃的诗作以其质朴无华的语言风格和深刻的社会内容而受到后人的推崇。
  1. 诗歌原文及译文
  • 《送李运使学士赴阙十咏 其一》的原文如下:“懿识本天资,长才继者谁。漕舟逾万计,实廪近千斯。入境喧舆颂,还乡结主知。上方思柄用,何惜告谋惟。”
  • 译文大致为:“天赋的智慧与才能,谁能继其后呢?运使的漕船超过万艘,粮食库存接近千石。他到任时民众欢腾如市,回到家乡则得到君主的赏识。朝廷正在思考如何重用此人,又何须吝惜让他献计献策呢?”
  1. 艺术特色
  • 赵抃的笔触细腻而真挚,诗中充满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通过简洁的文字传达了对李运使的崇高敬意和美好祝愿。
  • 整首诗结构严谨有序,语言朴实无华,却又不失文采,体现了宋代文人追求的自然之美与内在之真。
  1. 作品赏析
  • 通过对李运使的描述,诗人表达了对其才华的认可以及对其在政治舞台上可能发挥的巨大作用的期待。
  • 诗中的“入境喧舆颂”一句,展现了当时社会对李运使的热烈欢迎和高度赞誉,反映了诗人对于政治清明和个人才能得到认可的美好愿景。
  1. 评析与影响
  • 在文学史上,《送李运使学士赴阙十咏 其一》作为宋诗的代表之一,具有重要的地位。它不仅展示了赵抃的文学才华,也反映了宋代文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对国家大事的关注。
  • 该诗的影响力不限于文学作品本身,它所传递的价值观念和思想感情至今仍激励着人们追求卓越和贡献社会。

《送李运使学士赴阙十咏 其一》作为宋代文学瑰宝,不仅因其优美的文字和深刻的内涵被世人传诵,更因其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和人文精神。读者可以在阅读这首经典之作的过程中,感受到中国古代文学的魅力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