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士无虚坐,摛文有话言。
镇浮贤者业,袭庆相君门。
在郡行车乐,瞻天被诏温。
只应朝请日,三接涣宸恩。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下士无虚坐,摛文有话言。
镇浮贤者业,袭庆相君门。
在郡行车乐,瞻天被诏温。
只应朝请日,三接涣宸恩。
送李运使学士赴阙十咏 其二’是赵抃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以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为创作背景,通过描绘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展现了作者对国家大事的关心以及对于人才的重视。
这首诗的开头两句“下士无虚坐,摛文有话言”直接点明了主题。这里的“下士”指的是普通的人,而“无虚坐在”则表示每个人都有机会参与讨论,不会因为职位低微而被忽视。这种思想体现了诗人对于平等和民主的追求。紧接着,诗人描述了在郡(州)中的情景,“在郡行车乐,瞻天被诏温”,这反映了当时的政治环境和官员们的生活状态。
第三句“只应朝请日,三接涣宸恩”进一步描绘了官员们朝见皇帝、接受恩赐的情景。这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大事的关注以及对皇帝的敬仰之情。最后两句“镇浮贤者业,袭庆相君门”则是对前文的总结,强调了诗人对于贤者的尊重,以及他们所承担的责任和使命。
‘送李运使学士赴阙十咏 其二’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情感的诗歌,通过对政治、社会和个人生活的描绘,展示了一个时代的风貌和人民的心声。它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也为我们提供了了解宋代社会的重要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