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八咏 其五 巽亭

越山吴水似图屏,妙笔无缘画得成。
闲上东南亭上望,直疑身世似蓬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赵抃在《杭州八咏·其五·巽亭》中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自然景观画卷。以下是对这首作品的具体介绍:

  1. 作者信息:赵抃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和政治家,他的文学作品多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2. 诗歌原文:《杭州八咏 其五 巽亭》是赵抃所作,诗中“越山吴水似图屏,妙笔无缘画得成。閒上东南亭上望,直疑身世似蓬瀛。”展现了诗人对东南地区的山水景色的深切感受。其中“越山”指的是浙江绍兴一带的山脉,“吴水”则是指江苏苏州附近的河流。这些自然元素在诗人笔下如同一幅精致的屏风般展开,美得令人赞叹,但遗憾的是无法用笔墨完全捕捉和表达它的美丽。
  3. 诗意赏析:在这首诗中,赵抃通过“闲上东南亭上望”这一动作,将自己置放在一个宁静的东南亭中,眺望着周围的山水,这种情景让人联想到一种超脱世俗、与天地合一的境界。他甚至产生了一种错觉,感觉自己的一生仿佛就是那遥远的蓬莱仙境,充满了神秘和浪漫色彩。
  4. 文化价值:此诗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直接写照,更是对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状态的一种追求。它体现了中国古典文学中的山水审美情趣,同时也蕴含了深邃的人生哲学思考。
  5. 现代意义:在当代社会,这首诗仍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它提醒人们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应更多地去欣赏和珍惜自然之美,同时,它也鼓励人们追求内心的平和与自由,达到一种精神上的超然。

赵抃通过《杭州八咏 其五 巽亭》展现了宋代文人对自然美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悟,以及他们追求心灵自由的崇高理想。这首诗不仅在当时引起了广泛的共鸣,而且至今仍被广泛传颂,成为中华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杭州八咏 其五 巽亭》不仅是赵抃文学才华的体现,更是他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人类精神境界追求的象征。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远的文化内涵,成为了中国古典文学中的瑰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