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何若谷

君爱仙源厌尘俗,高楼对起栏干曲。
朝霞灼灼浮晴晖,二十四峰照群玉。
楼下长江烟水绿,楼前有濑归艎促。
主人借问何时还,回首峥嵘看不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访何若谷》是宋代诗人赵抃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下面对这首诗进行详细介绍:

  1. 作者介绍:赵抃,字阅道(一作悦道),号知非子,衢州西安(今浙江衢县)人。他的一生经历丰富,历任武安军节度推官、崇安知县、海陵知县、江原知县、泗洲通判等职。在政治生涯中,他多次因直言进谏而被贬,晚年才得以平反。他的诗歌多反映了他对国家和民生的关怀,尤其是对下层人民的同情。

  2. 诗作原文:君爱仙源厌尘俗,高楼对起栏干曲。朝霞灼灼浮晴晖,二十四峰照群玉。楼下长江烟水绿,楼前有濑归艎促。主人借问何时还,回首峥嵘看不足。

  3. 诗意解析: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美景与人物对话,抒发了诗人对于超脱尘世的向往与对人间烟火的深深眷恋。首句“君爱仙源厌尘俗”展现了诗人追求超凡脱俗的生活态度;颔联“朝霞灼灼浮晴晖,二十四峰照群玉”则生动地刻画了早晨阳光照耀下的山峦之美;颈联“楼下长江烟水绿”与“楼前有濑归艎促”,通过对长江烟水与江船的描写,传达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忧伤的氛围;尾联“主人借问何时还,回首峥嵘看不”则表达了诗人面对美好景色时内心的矛盾与无奈。整体来看,这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情感交织的作品,既展现了诗人的才情与抱负,也透露出他对现实生活的深刻反思。

  4. 艺术特色:赵抃的诗歌语言简练明快,富有节奏感。他擅长运用自然景象来表达情感,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细微之处,使得作品充满了生活气息和艺术美感。《访何若谷》作为其代表作之一,不仅展示了赵抃的文学才华,也反映了宋代诗歌的特色和风格。

《访何若谷》是宋代诗人赵抃的一首代表作,它以其精湛的艺术技巧和深沉的情感内涵,成为中国古代诗歌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读者在欣赏这首诗时,不仅可以感受到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更能从中汲取到丰富的人生智慧和情感体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