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昔所宝真雷琴,弦丝轸玉徽黄金。
昼横膝上夕抱寝,平生与我为知音。
一朝如扇逢秋舍,而今只有无弦者。
无情曲调无情闻,浩浩之中都奏雅。
我默弹兮师寂听,清风之前明月下。
子期有耳何处听,自笑家风太潇洒。
次韵僧重喜闻琴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次韵僧重喜闻琴歌”是宋代诗人赵抃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其内容描述了诗人对于过去与知音共享音乐时光的回忆和感叹。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赵抃的音乐才华,也反映了他的情感世界和生活哲学。下面将详细介绍:
创作背景:赵抃在诗中表达了对真雷琴的深厚情感,提到自己曾拥有一件珍贵的乐器——真雷琴,并称其弦丝、金玉徽和黄金装饰都为它增色。这首次韵之作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也是对知音难觅的一种感慨。赵抃通过这首诗向读者展示了他对音乐的热爱以及音乐带给他的慰藉和快乐。
诗歌原文:《次韵僧重喜闻琴歌》的内容如下:我昔所宝真雷琴,弦丝轸玉徽黄金。昼横膝上夕抱寝,平生与我为知音。一朝如扇逢秋舍,而今只有无弦者。无情曲调无情闻,浩浩之中都奏雅。我默弹兮师寂听,清风之前明月下。子期有耳何处听,自笑家风太潇洒。
诗歌赏析:这首诗以其简洁而深情的语言,传达了赵抃对于音乐的热爱以及因失去知音而产生的哀愁。诗中的“无情曲调无情闻”表达了一种物是人非的情感体验,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于音乐本质的领悟。通过这首诗,读者可以感受到赵抃对音乐的执着以及对友情的珍视。
《次韵僧重喜闻琴歌》不仅是一首表现赵抃个人情感的作品,也是一首反映当时社会文化风貌的诗歌。赵抃通过这首诗展现了他的生活态度和艺术追求,使其作品具有了深厚的历史和文化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