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王高阁已尘埃,故老犹传结搆材。
南浦寒潭秋月浅,西山爽气晓风开。
韩公碑碣生苔藓,王子文章没草莱。
举目章江多落寞,萧萧云树总堪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滕王高阁已尘埃,故老犹传结搆材。
南浦寒潭秋月浅,西山爽气晓风开。
韩公碑碣生苔藓,王子文章没草莱。
举目章江多落寞,萧萧云树总堪哀。
《访滕王阁旧址》是宋代诗人赵公豫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
在对《访滕王阁旧址》进行深入分析前,首先需要了解这首诗的基本信息。该诗由南宋的平江常熟人、字仲谦的赵公豫创作,赵公豫是一位清苦廉正的官员,曾为官仁和、馀姚、高邮军及真、常二州,后以宝谟阁待制致仕。他的文学成就体现在《燕堂类稿》等著作中,而《访滕王阁旧址》则为其诗词创作中的佳作之一。
从文学的角度来看,《访滕王阁旧址》是一首典型的宋词风格作品。其形式严谨,押灰韵,体现了宋词讲究格律的特点。同时,这首律诗在语言表达上简洁明快,意境深远,通过描绘历史遗迹的景象来抒发诗人的情感与思考。诗中“南浦寒潭秋月浅,西山爽气晓风开”一句,不仅描绘了滕王阁旧址的地理环境,更通过秋天的景致引发读者对于历史沧桑之感的思考。
《访滕王阁旧址》不仅是一首诗,更是一座桥梁,连接着过去与现在,把历史的记忆和现实的体验紧密相连。它让人们得以窥见宋代文人的生活风貌以及他们如何通过诗歌来表达对自然美景的感悟和对历史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