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韩漕直阁 其二

孳孳善政被民编,謇謇嘉谟黼扆前。
万卷诗书门户壮,一生功业子孙贤。
梦回芳圃犹樽俎,泪落虚堂绝管弦。
我始卜邻君已逝,茂林修竹亦凄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挽韩漕直阁》是宋代诗人赵善括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表达了对韩漕的深深怀念和哀悼之情。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具体介绍:

  1. 作者与时代背景
  • 作者赵善括:《挽韩漕直阁》是宋代诗人赵善括的作品。赵善括,宋宗室,字无咎,号应斋,进士出身,曾任常熟令、岳州漕帅佐等职。他的工诗词,与辛弃疾酬唱,词风亦近。有《应斋杂著》。赵善括的生平事迹显示了他在文学和政治上的成就。
  1. 诗歌原文
  • 原文内容:“忠宪勋名冠本朝,传芳五叶尽金貂。”忠宪勋名冠本朝,指韩漕的功绩和荣誉在宋朝历史上独树一帜,其忠贞与才能被后人铭记。
  • 原文分析:此句不仅赞美了韩漕的功勋和地位,也表达了对其忠诚和才能的敬意。忠宪勋名冠本朝,反映了韩漕在政治生涯中取得的巨大成就。他的贡献得到了后人的广泛认可和赞誉。
  • 原文解析:“传芳五叶尽金貂”则进一步强调了他家族的荣耀,五叶指的是五代人,都以忠孝著称;金貂是指古代的一种贵族标志,象征着尊贵和荣耀。这两句诗共同描绘了一个家族世代为官、备受尊崇的形象。
  1. 诗歌主题与意象
  • 忠义与才情:诗中提到“忠宪勋名”,展现了韩漕的忠诚和卓越才能。同时,“万卷诗书门户壮”则表明他博学多才,学识渊博。这些描述共同勾勒出一个既忠诚又智慧的官员形象。
  • 功业与传承:“一生功业子孙贤”一句表达了韩漕对国家和家族的深厚贡献及其对后代的深远影响。这不仅是对个人功绩的认可,也是对其精神遗产的传承。
  • 哀悼与缅怀:“梦回芳圃犹樽俎,泪落虚堂绝管弦”两句则透露出诗人对已逝之人的深切缅怀。梦中回到美好的场景,却无法享受那曾经的欢聚,只能空留泪水在空旷的房间流淌,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哀痛和不舍。
  1. 艺术特色及影响
  • 严谨的结构:七言律诗的形式使得诗歌结构严谨,音韵和谐,读来朗朗上口。这种形式也符合中国古代诗歌的审美习惯,能够更好地传达诗人的情感和思想。
  • 丰富的意象:诗歌中运用了许多意象,如“忠宪勋名”、“万卷诗书”、“一生功业”等,通过具体的物象来表现抽象的概念,使得诗歌更加生动、富有表现力。
  • 情感真挚:诗人通过对韩漕的赞美和哀悼,表达了对其深切的怀念之情。这种真挚的情感使得诗歌具有很高的感染力,能够触动读者的心弦,让人产生共鸣。

《挽韩漕直阁》不仅是一篇表达对已故官员深情怀念的诗作,也是对忠诚与智慧、才艺与功绩的颂扬。它以其严谨的结构、丰富的意象和真挚的情感,展示了诗人的艺术才华和高尚情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