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 席上作

碧云初返岫,潦水正鸣滩。
兰舟容与,歌舞偏称笑中看。
烛影烘寒成暖,花色照人如昼,一坐有馀欢。
酒滟浮金盏,香缕霭雕盘。
碧簪横,银漏永,玉樽乾。
喧春鼓吹,翠袖起舞佩珊珊。
记得山明水秀,何处朝云暮雨,常在梦魂间。
多少难言事,都付两眉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水调歌头·席上呈圣俞》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作于宋神宗熙宁七年,即公元1074年(元丰元年)的中秋节,是作者与朋友欢宴后有感而发的即兴之作。全词以月起兴,先用“明月”点出佳节良夜,而后由此引出对胞弟苏辙和自己兄弟情深、思念难禁的无限愁绪。

下面是关于这首词的原文: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首词通过描绘中秋之夜的情景,表达了对弟弟苏辙的深情厚意和对自己命运的无奈感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