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扫易斋先生墓 其二

只鸡斗酒礼虽微,苦雨终风志不移。
卧病已辜寒食约,践盟犹及小春时。
老怀伤感浑如旧,同舍追陪尚可期。
少憩东湖勿匆遽,片云来往正催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拜扫易斋先生墓 其二》是宋代诗人赵孟坚的作品,这首诗以简约的祭品和深沉的情感表达了对易斋先生的敬意。下面是对这首诗的具体介绍:

  1. 诗作内容:《拜扫易斋先生墓 其二》是诗人在特定节日(寒食节、清明时节)前往墓地祭拜时所作。诗中,赵孟坚仅以“只鸡斗酒”为祭礼,虽然物质并不丰厚,但情感却十分真挚和坚定。他通过这样的行为,展现了对逝者的深切怀念和对生命无常的深刻理解。
  2. 诗作风格:此诗语言质朴而不失深意,反映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和敏锐的时代感。赵孟坚通过对自然的描绘(例如原上的松杉、望中的桃李),增添了诗歌的画面感和意境美。
  3. 作者背景:赵孟坚,南宋时期著名画家与书法家,其艺术成就不仅在于书画,更在于他对生活哲学的表达。他的书法作品被后世推崇,尤其是他的行书更是独具风格,影响深远。同时,他也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其诗词多反映出个人的情感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
  4. 时代意义:在南宋时期,文人面对政治动荡和个人命运的波折,常借诗词寄托哀思,表达内心的苦闷和追求。赵孟坚的这首诗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出来的,它不仅是一次对故人的追思,也是一次对生命意义的探索和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5. 文化价值:作为宋诗的代表之一,赵孟坚的诗作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拜扫易斋先生墓 其二》所蕴含的文化价值和审美情趣,不仅在当时受到了高度评价,即便在今天,仍然具有很高的研究和欣赏价值。

赵孟坚的诗作不仅体现了个人的艺术修养和文化追求,还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历史面貌。通过对这些文学作品的学习与研究,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宋代的文化特征和历史变迁。

《拜扫易斋先生墓 其二》是一首充满深情与敬意的作品。它不仅仅是对一个历史人物的缅怀,也是对生命价值和人生态度的一次深刻反思。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赏析,人们不仅可以感受到古代文人的生活智慧和艺术追求,还能从中汲取到面对困难时的积极态度和坚强意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