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雪

君不见苏子卿,十有九年留朔廷。
牧羝未乳归未得,吞毡莫救饥肠鸣。
又不见陶学士,家居三冬足文史。
玉堂退直清兴生,谩把烹茶夸婢子。
我生徒饱太仓粟,慨怀伊人常缩恧。
我才又无挥翰手,食此岂不颜增厚。
浪游枉自在江湖,几年见雪一语无。
只同儿童跳梁喜,欲吟自觉肠乾枯。
朔风打头夜来泊,拥篷晓见银模糊。
银盘收拾和蔗浆,银匙搅碎红珊瑚。
一抄入口清风生,再抄乍觉心眼明。
连抄疾啜盘已竟,肌肤起粟神魂轻。
食罢拱手谢苍天,小儒不学食露盘,无补多欲妄求仙。
愿言片片皆诗料,吐吞造化归毫端。
亦不吟河桥送别凄凉句,亦不吟依本胡芦取天怒。
但愿冰棱雪块在心胸,飘飘解做梅花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食雪》是一首出自宋代诗人赵孟坚的古诗,这首诗通过生动的画面和深刻的寓意表达了诗人对艺术创作的追求和对自然美的感悟。下面是关于这首诗的介绍:

  1. 创作背景
  • 赵孟坚,字子昂,号东山居士,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卓越的艺术成就著称于世。《食雪》的创作时间及确切背景资料尚未明确,但从诗中透露出的意境与情感来看,它应当是在其游历江湖或隐居山林时所作,反映了他对于人生境遇和艺术追求的深刻思考。
  1. 诗意解析
  • 首句“君不见苏子卿,十有九年留朔廷”描绘了苏子卿在边塞长时间留守的情景,表现了他对国家边疆的忠诚与牺牲。
  • “牧羝未乳归未得,吞毡莫救饥肠鸣”则揭示了个人困境,虽努力却未能解决问题的无奈。
  • 接下来的诗句展现了作者对于艺术创作的渴望与实践:“只同儿童跳梁喜,欲吟自觉肠乾枯”,意指在追求艺术的路上虽然辛苦,但内心仍充满了喜悦。
  • 最后两句“朔风打头夜来泊,拥篷晓见银模糊。银盘收拾和蔗浆,银匙搅碎红珊瑚。”则是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隐喻着在艺术创作过程中的艰难困苦以及对美好事物追求的过程。
  1. 艺术特色分析
  • 《食雪》以简洁的语言和鲜明的对比展示了作者的生活态度和哲学理念,既有对现实困境的深刻反映,也有对艺术理想的高远追求。
  • 通过丰富的象征和比喻手法,如用“冰雪”象征寒冷与清高,用食物喻人,使得诗歌具有极强的画面感和情感深度。

《食雪》不仅是一首艺术性极高的古诗,也是对个体存在意义和社会价值的一种深刻探讨。它不仅反映了作者个人的生活经历和精神追求,也体现了宋代文化背景下的艺术风貌和社会心态。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鉴赏,能够更好地理解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和艺术表达的独特魅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