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禽言戏赠难弟 归归归

归归归,三月将尽方始啼。
木林翠密阴成幄,花片红嫣风荡飞。
归归归,汝既劝归胡不归。
归来深院日正长,煮酒菖蒲玉屑香。
醉眠藤床觉晚凉,须臾月色到回廊。
归归归,真个归来乐未央。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二禽言戏赠难弟 归归归》是宋代诗人赵孟坚的一首咏物诗,通过描绘春天景象和“归归归”的反复咏叹,表达了对友人回归深院生活的赞美和期盼。下面是对这首诗的具体分析:

  1. 诗歌背景
  • 创作时间:这首诗作于宋仁宗时期,大约在公元1042年或1043年左右。
  • 作者介绍:赵孟坚(?—1078),字子固,号东阳野逸,浙江东阳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与黄庭坚、苏轼、米芾并称为“宋代四大家”。
  • 艺术风格:赵孟坚的诗风雄健,笔力遒劲,善于运用拟人手法来表达情感。他的诗词中常体现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超的艺术技巧。
  1. 诗歌原文
  • 三月将尽方始啼,木林翠密阴成幄,花片红嫣风荡飞。
  • 汝既劝归胡不归,归来深院日正长,煮酒菖蒲玉屑香。
  • 醉眠藤床觉晚凉,须臾月色到回廊。
  • 归归归,真个归来乐未央。
  1. 诗歌主题
  • 通过春天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于朋友早日归来的渴望和对美好家庭生活的向往。
  1. 艺术特色
  • 意象运用:“归归归”作为整首诗的核心意象,不断重复出现,强化了主题情感。
  • 语言风格:用词典雅,句式工整,既有文辞之美,又不失质朴之趣。
  • 情感表达:通过对春天景色的生动描绘和对朋友归家的深情期盼,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活的热爱。
  1. 鉴赏价值
  • 文化价值:赵孟坚的这首词不仅展现了宋代诗词的艺术魅力,还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生活风貌和文人的思想情感。
  • 教育意义:学习这首诗可以让人们更深入地了解宋代文人的生活态度和精神追求,以及他们在艺术上的成就。
  1. 现代影响
  • 文学史地位:《二禽言戏赠难弟 归归归》在中国古代诗歌史上占有一席之地,是研究宋代诗词的重要文献。
  • 读者群体:这首诗因其优美的意境和深邃的情感得到了广泛的读者喜爱,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都有许多读者对其推崇备至。

赵孟坚的《二禽言戏赠难弟 归归归》不仅是一首表达思念与祝福的美好诗篇,也是宋代诗词艺术的杰出代表。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远的文化内涵,成为中华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