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怕别,唱阳关未了,情怀先恶。
回首西湖十年梦,几夜檐花清酌。
人世如萍,客愁似海,吟鬓俱非昨。
风涛如许,只应高卧林壑。
菊松尽可归欤,叹折腰为米,渊明已错。
相越平吴,终成底事,一舸五湖差乐。
细和陶诗,径寻坡隐,时访峰头鹤。
罗浮咫尺,春风寄我梅萼。
念奴娇 其二 饯朱沧洲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念奴娇 其二 饯朱沧洲》是宋代诗人赵必王象的一首词。这首词作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离别的不舍之情和对未来重逢的期盼,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人生无常和世事如梦的感慨。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具体介绍:
作者简介:赵必王象是南宋时期的一位文学家,他的词作多表现出一种深沉的情感和哲理的思考。赵必王象的词风以婉约为主,善于运用细腻的笔触描绘情感,其作品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诗词原文:中年怕别,唱阳关未了,情怀先恶。回首西湖十年梦,几夜檐花清酌。人世如萍,客愁似海,吟鬓俱非昨。风涛似许,只应高躺在树林和山谷。菊松:
诗意解读:此词开篇即表现了作者对离别的敏感和不安,“中年怕别,唱阳关未了,情怀先恶”三句,直接点明离别的主题。接着提到“回首西湖十年梦,几夜檐花清酌”,表达了对于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以及对当前离别情境的无奈。最后两句“人世如萍,客愁似海,吟鬓俱非昨”则进一步强调了人生的漂泊不定和内心的苦闷。整首词通过这些意象和描写,展现了一个文人在面对人生别离时的复杂情感。
艺术特色:赵必王象的《念奴娇·饯朱沧洲》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吸引了无数读者,其词中蕴含的情感深邃而丰富,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来表达内心世界的变化和情感的波动,这种手法使得其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赏析角度:从文学的角度赏析,这首词展示了赵必王象对人生、自然和友谊的独特感悟;从哲学的角度分析,它反映了人在面对离别时的心理变化和对命运的思考。此外,作为一首送别之作,词中的意象和情感也体现了中国传统诗歌赠别习俗的精神内涵。
赵必王象的《念奴娇·饯朱沧洲》不仅是一首表达离愁别绪的文学作品,更是一部充满哲理思考的诗词佳作。通过对这首词的学习和研究,不仅可以深入理解宋代文人的内心世界和审美情趣,还可以从中汲取生活的智慧和精神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