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重午作

高诵招魂招屈平,只应沉恨隔浮萍。
著骚直以尸为谏,亡楚如何醉不醒。
像虎空悬青艾束,辟兵难望彩丝灵。
凭君一激沅湘水,净洗中原血铠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西湖重午作》是中国宋朝赵汝回的一首七言绝句。下面对这首诗进行详细赏析:

  1. 诗词原文
    高诵招魂招屈平,只应沉恨隔浮萍。
    著骚直以尸为谏,亡楚如何醉不醒。
    像虎空悬青艾束,辟兵难望彩丝灵。
    凭君一激沅湘水,净洗中原血铠腥。

  2. 诗意解析

  • 招魂与悼念屈原:首联“高诵招魂招屈平”,诗人通过呼唤屈原的名字,表达了对屈原的深深怀念和对其忠心被误解的遗憾。这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屈原的误解和排斥。
  • 以身殉国:“只应沉恨隔浮萍”表达了诗人对屈原忠诚的哀悼,认为屈原的死是因为他无法改变被误解的命运,只能选择牺牲自己来表达自己的忠诚。
  • 政治讽喻:颔联“著骚直以尸为谏,亡楚如何醉不醒”则通过屈原的事迹,暗指当时的政治环境和政治态度。诗人批评那些不能接受不同意见的人,就像屈原那样,虽然忠诚却未能得到理解。
  • 象征意义:颈联“像虎空悬青艾束,辟兵难望彩丝灵”通过比喻手法,象征着在强大的外部压力下,国家和个人难以找到出路。青艾束和彩丝灵在这里分别代表了希望和信仰的象征,但它们被悬挂起来,无法触及,暗示了现实的无力和绝望。
  • 激发行动:尾联“凭君一激沅湘水,净洗中原血铠腥”则是诗人的直接呼吁,他鼓励人们要像屈原一样,勇于行动,净化心灵,摆脱污秽,恢复国家的清明和纯洁。
  1. 历史背景
  • 宋代政治氛围:赵汝回生活在北宋末年,这是一个政治动荡、社会矛盾激化的时期。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的作品往往蕴含着深沉的社会批判和对理想政治的追求。
  • 文学影响:赵汝回的诗歌在当时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他的作品中既有深刻的哲理思考,也有对社会现象的敏锐捕捉。
  1. 艺术特色
  • 简洁有力的语言:《西湖重午作》以其简洁有力的语言,深刻地反映了诗人的情感和思想。
  • 象征和隐喻的使用:诗人巧妙地运用了象征和隐喻,使诗歌的内涵更加丰富,增强了表现力。
  1. 文化意义
  • 民族精神的体现:这首诗不仅是对屈原的纪念,也是对民族精神的一种体现。它展示了中华民族历史上那种不畏强权、坚持正义的精神风貌。
  • 历史教训的传承:通过这首诗,读者可以了解到历史教训的重要性,以及在面对误解和不公时,应该如何坚持自己的信念和原则。

通过对《西湖重午作》的深入分析,可以看到这首诗不仅仅是一首简单的抒情诗,而是包含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和哲学元素的作品。它通过对历史人物屈原的悼念,传达了作者对正义和真理的执着追求,以及对现实社会的深刻反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