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父四时曲 春

霁江浮春新水肥,粼粼鸭绿东风微。
波心上下舴艋滑,钓车香饵卷落晖。
纤鳞噞喁锦穿柳,半留卖钱半换酒。
烂醉茅檐红杏家,折花簪发把两手。
沙岸寻芳青骢嘶,弹丝吹竹挟蛾眉。
笑指渔父何寂寞,渔父掉头我自乐。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渔父四时曲·春》是宋朝诗人赵汝鐩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春天江水的清澈和美丽景色,以及渔民在江边劳作的生动画面。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诗歌原文
    霁江浮春新水肥,粼粼鸭绿东风微。
    波心上下舴艋滑,钓车香饵卷落晖。
    纤鳞𪡋喁锦穿柳,半留卖钱半换酒。
    烂醉茅檐红杏家,折花簪发把两手。
    沙岸寻芳青骢嘶,弹丝吹竹挟蛾眉。
    笑指渔父何寂寞,渔父掉头我自乐。

  2. 诗歌翻译
    当春天来临,江水变清,新水肥沃,东风轻轻吹来,波面上泛起一层层粼粼的波浪。
    小船在水面上滑行,船上挂着香饵,夕阳下闪烁着光芒。
    鱼群在柳条间穿梭,有的留下卖钱,有的换取美酒。
    我在茅屋檐下喝着酒,头上插着鲜花,手中拿着花朵。
    沙岸寻找美景,青色的小马嘶鸣,弹奏着琴弦和竹笛,伴随着美丽的女子。
    看着忙碌的渔夫们感到寂寞,而我独自快乐地享受这宁静的时刻。

  3. 诗歌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春天江水的描写,展示了春天江水的清澈和美丽景色,同时也展现了渔民在江边劳作的生动画面。诗中的“滟滟”、“东风”、“波心”等词汇,都生动地描绘了春天江水的美丽景象。而“波心上下舴艋滑”一句,则形象地描述了船只在江水中行驶的情景。整首诗语言优美,画面生动,给人以美的享受。

  4. 写作背景:《渔父四时曲 春》是宋代诗人赵汝燧创作的一首诗词。据史书记载,赵汝燧曾在杭州任职,他的诗作多以自然景观为题材,表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向往。这首诗可能是他在杭州任职期间,游览西湖后有感而作的一首词。

  5. 艺术特色
    这首词在艺术上具有一定的特色。首先,它采用了白描手法,通过简洁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春天江水的美丽景象和渔民的生活场景。其次,词中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如“滟滟”、“东风”、“波心”等词语,不仅增强了词的表现力,还增加了词的艺术感染力。最后,词的结构紧凑,层次分明,既有对景的描绘,又有对情感的抒发,使得整首词既具有美感又富有情感。

  6. 文学价值:《渔父四时曲·春》作为一首宋词,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还具有一定的文化价值。这首词反映了宋代社会的生活风貌,尤其是对于渔民生活的描述,体现了当时社会底层人民的生存状态。此外,这首词也体现了宋代文人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和对生活的向往,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渔父四时曲·春》是一首充满诗意的宋词,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表达,展现了春天江水的美景和渔民的生活,同时也反映了宋代社会的生活风貌和文化特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