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菊种匪晚,秋风开尔迟。
人嗟地力薄,我有岁寒期。
兰芷元同类,蒿莱敢肆欺。
怀哉非失所,社老谩衔悲。
郊居秋晚五首 其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郊居秋晚五首·其三》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作品。孟浩然,名浩,字季鹰,号东篱,襄州襄阳人(一说南阳人),唐代著名山水田园派诗人。这首诗作于作者隐居鹿门山时,表现了他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大自然的热爱。
下面是这首诗的原文:
西施采莲南国时,
君王自浣春江纱。
玉质冰心谁与期?
芳菲歇尽红颜老。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西施在采莲的时候,以及她的美丽和衰老的过程。诗人通过对比西施的美丽和青春,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留恋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西施采莲南国时”,开篇点明地点和人物。西施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美女,而南国则暗示了一种远离尘嚣、宁静美好的环境。这里的“时”字,既指时间,也有时机之意,暗示了西施所处的美丽时刻。
“君王自浣春江纱”,进一步描绘了当时的环境和情境。君王在春天的时候,亲自在江水旁洗涤纱巾,以保持衣物的清洁。这个细节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的生活节奏和人们的生活方式。
“玉质冰心谁与期?芳菲歇尽红颜老”,这是整首诗的核心部分。”玉质冰心”形容西施的美貌如同玉石般晶莹剔透,内心如冰般纯洁无瑕。而“芳菲歇尽红颜老”则是对西施美丽的一种感叹,意味着随着时间的流逝,美好的事物终将消逝,美丽也会随之老去。
这首诗通过对西施的描绘,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留恋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