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草天涯棹,悠悠江上鸥。
琵琶千古恨,蓑笠十年游。
莫向官亭泊,闲为佛界流。
明朝更西去,依旧觅扁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草草天涯棹,悠悠江上鸥。
琵琶千古恨,蓑笠十年游。
莫向官亭泊,闲为佛界流。
明朝更西去,依旧觅扁舟。
《闰月二十日离玉山八月到馀干易舟又二日抵鄱阳城追集途中所作得诗十有二首 其十二》,作者是唐代诗人杜甫,内容如下:
去岁高秋过玉山,
归来不用更凭阑。
江清见底天无云,
登艇尝闻渔子歌。
沙上白鹭忽飞下,
芦中绿水自澄沏。
疾风初起日半衔,
远树纷属平地雪。
孤城何惨淡,
客舍似破屋。
信宿一水间,
往来人未足。
我行已就路,
子美尚相逐。
欲别愁更浓,
青山空复雾。
此诗是杜甫在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年)安史之乱爆发前一年秋天,从江西吉州返回故乡时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全诗通过对旅途风光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和对时局的忧虑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