斫病竹

采掘宁悭供,护持期有成。
时今阅春夏,尔独意枯荣。
琐碎日无影,萧骚风罢声。
樵苏勿怀辱,而我岂无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斫病竹》并非文学作品,而是由宋代诗人赵蕃所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容,成为了中国古典诗歌宝库中的珍品。下面是关于这首诗的相关介绍:

  1. 作者简介:《斫病竹》的作者赵蕃,字昌父,号章泉,是宋代的一位杰出诗人。他的生平事迹丰富,曾在多个地方任职,包括太和主簿、辰州司理参军等职务。在政治生涯中,他不畏权贵,敢于直言,因此多次被罢官。尽管如此,他对文学的热爱始终如一,尤其在诗歌创作上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2. 创作背景:赵蕃生活在一个动荡的时代,社会矛盾和民族危机交织在一起。在这样的背景下,他通过诗歌表达了自己的忧国忧民之情。《斫病竹》的创作背景可能与他的个人经历和当时的政治环境有关。这首诗不仅是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更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3. 诗歌原文:“采掘宁悭供,护持期有成。时今阅春夏,尔独意枯荣。琐碎日无影,萧骚风罢声。樵苏勿怀辱,而我岂无情。”这首诗的语言简洁明了,意境深远。通过对病竹的描写,诗人展现了自己坚韧不拔的品质和对自然的深深敬畏。同时,诗中的“我”与“尔”,反映了诗人对自我与他人关系的深刻思考。
  4. 艺术特色:《斫病竹》的艺术特色主要体现在其意象的运用和语言的精炼上。诗中的“病竹”不仅是自然景物的描写,更象征着诗人自身的境遇和心境。病弱而不屈的竹子形象,寓意了诗人在逆境中仍坚持自我、保持信念的精神风貌。此外,诗歌的韵律和谐,读来朗朗上口,给人以美的享受。
  5. 思想内涵:《斫病竹》蕴含着丰富的哲理思考。诗人通过病竹的形象,传达了自己对生命、自然和社会的深刻理解。诗中的“我”虽然身处困厄,但内心却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希望。这种积极向上的态度,对于鼓舞人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诗歌也揭示了个人与社会、自然之间的关系,提醒人们在追求个人理想时要兼顾社会责任。

《斫病竹》作为一首具有深远影响的作品,不仅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更在思想和艺术层面上展现出了极高的价值。通过对这首诗的研究和欣赏,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诗人的思想情感及其对后世文化的影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