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士二千里,学诗三十年。
坐穷宁为此,将老岂其然。
耻食陶奴米,羞言夷甫钱。
相逢何用早,契合有忘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从士二千里,学诗三十年。
坐穷宁为此,将老岂其然。
耻食陶奴米,羞言夷甫钱。
相逢何用早,契合有忘年。
《呈丘运使三首》是宋代诗人赵蕃所创作的五言律诗,表达了他对人生选择和价值观的独特见解。
赵蕃在这首诗中,通过“从士二千里,学诗三十年”开篇,便揭示了自己对诗歌的热爱和坚持。他不仅在官场上奔波二千里,更是在诗歌的世界里沉浸了整整三十年。这种执着追求和淡泊态度,体现了赵蕃对于文学的热爱与敬畏。
赵蕃在诗中表达了自己对于陶潜和王衍的不同看法。他自谦地表示:“耻食陶奴米,羞言夷甫钱。”这表明他不愿意像陶潜那样隐居田园,也不羡慕王衍那样浮华富贵。他的这种价值观,既体现了他的个性,也反映了他对于人生选择的独特见解。
在诗的后半部分,“相逢何用早,契合有忘年”一句,更是表达了赵蕃对友情和知音的珍视。他认为,真正的朋友不需要过早相识,只要彼此心灵契合,就可以超越年龄的限制,共同成长。这种观点,不仅体现了赵蕃的豁达胸怀,也反映了他对于人际关系的深刻理解。
《呈丘运使三首·其三》是一首富有哲理的诗作,它不仅展示了赵蕃对人生选择和价值观的独特见解,也反映了他在官场、文学和人际关系方面的态度和追求。这首诗不仅是赵蕃个人生活和情感的真实写照,也是宋代诗歌文化的一个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