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士二千里,学诗三十年。
坐穷宁为此,将老岂其然。
耻食陶奴米,羞言夷甫钱。
相逢何用早,契合有忘年。

诗句:从士二千里,学诗三十年。

译文:
自从踏入文人行列,跋涉千山万水,历经二十年的艰辛学习与钻研。

注释:

  • 从士:指赵蕃自年轻时起就立志成为学者,追求文化和知识。
  • 千里:形容赵蕃求学之路遥远,跨越无数山川。
  • 三十年:强调了赵蕃在学问上投入的时间之长,展现了他的勤奋与坚持。
  • 学诗:指赵蕃学习诗歌创作。

赏析:
此句描绘了赵蕃为了文学造诣,不畏艰难险阻的坚定决心。从士二千里,形象地展示了他跨越重山大海,只为求得文学真谛的精神风貌。学诗三十年,则凸显了他长期孜孜以求、刻苦钻研的学习态度。整句诗不仅表达了赵蕃对文学艺术的执着追求,也反映了他对知识的尊重和渴望。

诗句:坐穷宁为此,将老岂其然。

译文:
坐在书桌前穷尽一生,难道就是为了追求功名富贵?随着年岁增长,这样的追求又有何意义?

注释:

  • 坐穷:形容长时间坐在书房中苦思冥想,不辞辛劳。
  • 宁为此:宁愿如此。
  • 将老:年纪渐长。
  • 岂其然:难道这样有意义吗?

赏析:
这句诗透露出赵蕃对于学问与名利之间关系的深刻反思。他通过反问来表达对人生价值的质疑,认为如果只是为了追求名誉地位而活,那么这种生活的意义又在哪里呢?这种思考体现了诗人对人生价值和精神追求的深入探索,同时也映射出当时社会对名利的追求可能导致的道德困境。

诗句:耻食陶奴米,羞言夷甫钱。

译文:
我以不为权贵所趋奉的陶潜为耻,因不愿像王衍那样谈论金钱而感到羞耻。

注释:

  • 陶奴:陶潜,字渊明,东晋诗人,以其高洁品格著称。
  • 夷甫:王衍,字夷甫,东晋名士,曾以谈吐华丽著称于世。
  • 耻食:因……感到羞耻。
  • 羞言:因……感到羞愧。
  • 夷甫钱:王衍曾因聚敛财富而知名。

赏析:
此诗反映了赵蕃对名利的淡泊以及对高尚人格的追求。他通过对比陶潜和王衍的行为,表达了自己不愿被世俗观念所束缚,不愿意为了权势或金钱而放弃内心的纯洁和高尚。这种思想体现了宋代文人普遍倡导的清正廉洁、独立自由的价值观念,也彰显了赵蕃个人坚守道德底线的决心和勇气。

诗句:相逢何用早,契合有忘年。

译文:
我们相遇不必急于相知,因为年龄相差悬殊,我们的思想和经历可以超越时间的隔阂而相互契合。

注释:

  • 逢(féng)何用早:相逢何必急于相识。
  • 邂逅:意外相遇。
  • 忘年:超越年龄差距,形容彼此思想成熟度相当。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一种超越时间限制、超越年龄差异的深厚友情。赵蕃通过“相逢不必急于相知”这一观点,传达了一种随缘而生的友谊观。在他看来,真正的友谊不受任何形式的限制,只要心相通,无论岁月如何变迁,双方都能保持心灵的契合。这种思想在当时社会背景下显得尤为难能可贵,也反映了赵蕃对于人性本质的深刻洞察。

《呈丘运使三首》是一首充满哲理的抒情诗作,通过对赵蕃求学历程和人生态度的描述,展现了他深刻的人生感悟和高尚的品德情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