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湛挺之提干自武陵迎侍于侯官兼寄铅山尉曹马庄父二首 其二

未历番君国,先乘汭口船。
春波元甚驶,顺水岂劳牵。
我去殆同适,公行真若仙。
壶头虽不远,不见马文渊。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湛挺之提干自武陵迎侍于侯官兼寄铅山尉曹马庄父二首其二》是宋代诗人赵蕃的作品。下面将进行具体介绍:

  1. 作者生平与时代背景
  • 赵蕃的生平:赵蕃(1143年-约1229年),字昌朝,号章泉,因隐居南湖而被称为“南湖先生”,又因其诗作中常提及“南湖”而得名。赵蕃是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史学家和教育家,曾历任太学博士、国子监教授等职。
  • 宋诗的时代背景:南宋时期,社会动荡不安,国家分裂为多个小政权。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文人常常关注国家的兴衰、民族的命运,以及个人的命运与国家命运的关系。赵蕃的诗歌创作便深受这些时代背景的影响,他以自己的笔触记录了南宋时期的历史变迁和文化发展。
  1. 诗歌内容解读
  • 太学声名旧:赵蕃在诗中提到自己的太学声名,这反映了他对于自己学术成就的自豪,同时也表达了他对教育事业的重视。太学是古代中国最高学府之一,代表了当时社会的文化水平,因此赵蕃的诗作中充满了对知识的尊崇。
  • 文昌荐墨珍:在这首诗中,“文昌”指的是古代科举制度中的主考官,即掌管科举考试的官员。“荐墨珍”则是指推荐人才,认为墨宝珍贵。这两句诗体现了赵蕃对于人才选拔制度的重视,以及对科举制度中公正无私精神的肯定。
  • 铨曹略常调:铨曹是指负责官员任免的部门,“略常调”意味着在官员的选拔和调动上有一定的规律。这反映了赵蕃对于官场人事变动的关注,以及对政治稳定的期待。
  • 幕府得嘉宾:幕府通常指将军或官员的府邸,这里的“得嘉宾”意味着有幸聚集到这样优秀的人才。这既展示了赵蕃对幕僚的赏识,也反映了他对于团队协作和集体智慧的重视。
  • 使檄辞南楚:使令是派遣使者的意思,“辞南楚”则意味着出使南方的楚国。这一句描绘了赵蕃作为使者的行程,以及面对南方的复杂局势时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 安舆发故闽:安舆指的是安全地将物品运往目的地,“发故闽”则意味着从福建出发。这两句诗描述了赵蕃在完成使命过程中的艰辛与不易,同时也展现了他对家乡的思念和对故土文化的热爱。
  1. 艺术特色分析
  • 意境深远:赵蕃的诗歌往往具有深远的意境,能够引发读者的情感共鸣。他的诗作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更通过景物传达了深刻的思想感情,如对历史的沉思、对社会现实的感慨等。
  • 语言简练:赵蕃的诗歌语言简练而不失韵味,他的诗句简洁明快,易于理解,同时又不失文采飞扬,给人以美的享受。
  • 情感真挚:赵蕃的诗歌情感真挚,他的作品中充满了对朋友、亲人、故乡的深情厚谊。这种真挚的情感表达使得他的诗歌具有很强的感染力,能够让读者产生强烈的共鸣。

《送湛挺之提干自武陵迎侍于侯官兼寄铅山尉曹·未历番君国》不仅是一首表达诗人对友人的深深怀念之情的诗歌,也是对那个时代文人精神风貌的真实写照。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宋代诗人的生活状态、思想观念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与影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