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呈明叔

欲过江天阁,出门如有方。
乍闻禽磔磔,还是雨浪浪。
放意官曹外,关心药裹旁。
听渠桃李退,兰斛政幽香。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再呈明叔》是宋朝诗人赵蕃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及其背景:

  1. 作者介绍
  • 生平:赵蕃(1143年—1229年),南宋诗人。他一生经历了宋高宗、宋孝宗、宋光宗、宋宁宗、宋理宗五朝,与当时居住在上饶的韩淲(号涧泉)齐名,号称“上饶二泉”。
  • 文学成就:赵蕃的诗歌多关注社会现实和民生疾苦,其作品中不乏对社会现状的深刻洞察和批判。他的诗歌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深沉,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1. 诗歌原文
  • 欲过江天阁,出门如有方。乍闻禽磔磔,还是雨浪浪。放意官曹外,关心药裹旁。听渠桃李退,兰斛政幽香。
  1. 作品赏析
  • 主题:“欲过江天阁,出门如有方”描绘了诗人即将踏上旅程时的心情。而“乍闻禽磔磔,还是雨浪浪”,则通过声音和景象的变化来展现诗人对自然变化的敏感观察。
  • 情感表达:整首诗流露出一种淡泊宁静的情感态度,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官场生活的疏离。
  • 艺术手法:此诗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拟人化、对比等,使得诗歌富有层次感和画面感。
  1. 写作背景
  • 时间:《再呈明叔》创作于宋代,这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诗歌作为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时有着重要的地位。
  • 地点:赵蕃生活在南宋时期的上饶地区,这一地理位置为他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 历史背景:当时的社会动荡不安,许多文人士大夫都面临着仕途的困境和内心的矛盾。在这样的背景下,赵蕃的诗歌更多地反映了他对个人命运和社会现实的思考。
  1. 影响与评价
  • 文学地位: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赵蕃的诗歌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受到了学者们的关注和研究。他被后人尊为宋代诗人中的一位重要人物,其诗歌在中国古典文学中占有一席之地。
  • 后世影响:赵蕃的诗歌不仅影响了当时的文人,也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不少现代诗人和散文家在借鉴和吸收传统文学的基础上,对赵蕃的诗歌进行了研究和传承。

《再呈明叔》不仅是赵蕃诗歌创作中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的重要篇章。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欣赏,可以更好地理解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感受古代诗人的情感世界和智慧光芒。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