呈潘文叔二首 其一

岳寺分携后,邮亭邂逅时。
鸣鞭萍实驿,分韵木犀诗。
契阔书忘素,飘零鬓益丝。
我归宁偶尔,君至忽于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呈潘文叔二首 其一》是一首五言律诗,是宋代诗人赵蕃的文学成就之一。下面将介绍文学作品:

  1. 作者简介
  • 赵蕃(1143—1229),字昌父,号章泉,郑州人,后侨居信州玉山(今属江西)。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诗人,也是一位理学家。赵蕃早年从刘清之学习,受祖父荫入仕,并且曾向朱熹请教学问。他的文学生涯始于理宗绍定二年(1229年)因直秘阁致仕。作为南宋文学家,赵蕃的著作颇丰,其代表作包括《淳熙稿》、《章泉稿》和《乾道稿》,其中尤以论书重人品学养而著称。他推崇清道刚劲的文人尚意书风,并受颜真卿、李建中、苏舜钦、苏轼、黄庭坚等历代名家影响较大。
  1. 作品鉴赏
  • 内容与主题: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与其朋友在岳寺分离之后,又于邮亭意外邂逅的情景,表达了两人虽身处异地但心灵相通的深厚情谊。诗中运用了细腻的心理描写,展现了人物之间微妙的情感变化。
  • 艺术手法:赵蕃在这首诗中展现了他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诗歌形式的熟练驾驭能力。特别是通过对偶的运用,增强了语言的音乐性和节奏感,使诗歌更加朗朗上口。此外,诗人巧妙地利用典故和比喻,使得整首诗不仅情感丰富,而且富有哲理,引人深思。
  1. 文学地位
  • 历史评价:赵蕃作为南宋时期的文学家,其诗作在当时及后世均受到了高度评价。《呈潘文叔二首 其一》作为其代表作之一,被收录在《宋诗钞存》中,并得到了学者们的深入研究和赏析。
  • 影响力:赵蕃的诗歌不仅在文学领域有着重要的地位,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文学成就和思想理念,至今仍为人们所传颂和研究,体现了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与独特魅力。

《呈潘文叔二首 其一》是赵蕃文学创作的杰出代表,无论是从文学价值、艺术技巧还是文化意义上,都值得深入探讨和研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