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起闻鸡

宿雨收茅屋,群鸡叫远村。
病羸深拥褐,厨罄晚开门。
流落何年已,荒凉莫自存。
束书徒负载,饥至不堪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晨起闻鸡》是宋代诗人赵蕃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下面将从几个方面对这首诗进行介绍:

  1. 作者简介:赵蕃(1143年~1229年),字昌父,号章泉,出生于郑州,是一位学者型诗人。他南渡后侨居信州玉山,与周必大等人唱酬颇多,且喜作诗,其诗歌作品广受好评。赵蕃的一生充满了学术追求和文学创作的热情。在南宋末年,赵蕃以直秘阁致仕,不久后卒,谥文节以示纪念。
  2. 诗歌原文
    宿雨收茅屋,
    群鸡叫远村。
    病羸深拥褐,
    厨罄晚开门。
    流落何年已,
    荒凉莫自存。
    束书徒负载,
    饥至不堪论。
  3. 诗意解析:首句“宿雨收茅屋”,描绘了早晨时分,细雨刚刚停歇,屋檐滴落的水珠被风轻轻吹散的情景。紧接着的“群鸡叫远村”,则生动地表现了清晨时分,鸡鸣声此起彼伏,传遍整个村落,唤醒了一个静谧的早晨。“病羸深拥褐”,反映出诗人身体不佳,需要依靠粗陋的衣物来保暖,生活状态颇为凄清。“厨罄晚开门”,透露出诗人在日暮时分才打开门准备做饭,生活的艰辛由此可见一斑。“流落何年已,荒凉莫自存”,“流落”和“荒凉”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命运的感慨和无奈。最后两句“束书徒负载,饥至不堪论”,则是诗人对自身处境的无奈感叹,以及面对饥饿时连基本的生活需求都无法满足的悲哀。

《晨起闻鸡》不仅是一首描写乡村生活、自然景象的诗歌,也是赵蕃个人情感的真实抒发。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不仅能领略到宋代诗歌的韵味,还能深入理解诗人的人格魅力和生活态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