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雨收茅屋,群鸡叫远村。
病羸深拥褐,厨罄晚开门。
流落何年已,荒凉莫自存。
束书徒负载,饥至不堪论。

【注释】:

  1. 晨起闻鸡:清晨起床,听见公鸡的叫声。
  2. 宿雨收茅屋:晚上的雨停歇了,收好了茅舍。
  3. 群鸡叫远村:远处的村落里传来了鸡鸣声。
  4. 病羸深拥褐:身体虚弱,穿着破旧的衣服。
  5. 厨罄晚开门:晚饭吃光了,晚上才打开门。
  6. 流落何年已:已经流落了多久了?
  7. 荒凉莫自存:荒芜凄凉,没有人可以生存。
  8. 束书徒负载:带着书卷,徒然地负重。
  9. 饥至不堪论:到了饥饿的时候,无法讨论。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诗人在荒郊野外生活的诗,表达了诗人对生活困苦和孤独无依的感受。首句“晨起闻鸡”描绘了一幅宁静的早晨景象,然而随后的两句却揭示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无助。

首联“宿雨收茅屋,群鸡叫远村”中,“宿雨”和“茅屋”暗示了诗人所处的环境。雨水停息后,他发现自己的住所——茅屋被雨水冲刷得干净整洁。而“群鸡叫远村”,则展现了一幅乡村清晨的景象,鸡鸣声传遍远方的村落。这两句诗虽然描述了一个简单的场景,但却蕴含着深厚的情感。

颔联“病羸深拥褐,厨罄晚开门”进一步揭示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他因病体瘦弱,只能紧紧裹住那件破旧的衣服,以抵御寒冷。晚餐过后,他不得不打开门才能继续前行。这两句话虽然没有直接表达出诗人的情绪,但通过这些细节,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的无奈与辛酸。

颈联“流落何年已,荒凉莫自存”,则直接表达了诗人的困境。他已经流离失所多年,如今更是陷入了荒芜凄凉的境地。这句诗透露出诗人对未来的担忧和对现状的不满。

尾联“束书徒负载,饥至不堪论”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的处境。他带着书卷,却徒然地负重前行。当饥饿袭来时,他无法与人讨论自己的处境,只能在心中默默地承受痛苦。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在艰难生活中的真实感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