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萧参议德藻二首 其二

平生苕霅几扁舟,意在斯人岂漫游。
闻道千岩有高隐,甚思一见苦无由。
虽云药石稍亲近,未害烟霞廑揽收。
况是交承我伯父,援兹论契许前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赠萧参议德藻二首·平生苕霅几扁舟》是宋朝诗人赵蕃的作品,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解析:

  1. 诗歌原文
    平生苕霅几扁舟,
    意在斯人岂漫游。
    闻道千岩有高隐,
    甚思一见苦无由。

  2. 诗意赏析

  • 生平简介:赵蕃,字昌朝,号章泉,南宋著名诗人、文学家。他在文学上有着深厚的造诣,尤其擅长写诗,其作品多反映了宋代社会的现实和文人的内心世界。赵蕃的生平事迹及其文学贡献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的作品深受后世学者和读者的喜爱与研究。
  • 诗歌主旨: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萧参议高尚品格的敬仰之情。诗人用“平生苕霅几扁舟”来形容自己生活的简朴和自由,但内心深处渴望与有德行之人交往的心情。“意在斯人岂漫游”揭示了诗人虽然生活自在但内心渴望有所追求和建树。最后两句“闻道千岩有高隐”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甚思一见苦无由”则透露了诗人想要见到这位高隐之人却难以实现的无奈。
  1. 文化背景
  • 在宋朝时期,文人士大夫的生活状态和精神面貌受到高度重视,他们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对社会的看法。赵蕃的这首诗反映了当时文人对道德修养的重视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 “湖州”是宋代的一个地名,也是文人墨客聚集之地,因此湖州在当时的文化氛围中具有特殊的意义。湖州的文人经常通过诗歌来表达他们对家乡以及更广泛社会生活的看法和态度。
  1. 艺术手法
  • 意象选择:“平生苕霅几扁舟”中的“苕霅”指的是湖州一带的水域,象征着诗人生活的地域和文化背景。扁舟则暗示了诗人生活的自由自在和不拘一格的态度。
  • 情感表达:诗人的情感表达非常直接而深刻,无论是对友人的敬仰还是对隐居生活的向往,都通过简练的语言展现出来,使得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哲理。
  1. 历史评价
  • 赵蕃的诗歌以其真挚的情感和深远的思想内涵受到后人的高度评价。他的许多作品被后人传诵,成为学习宋词的优秀范例之一。
  • 赵蕃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不仅在于他的作品本身,还因为他所代表的宋代文人的精神风貌。他的诗歌成为了后世文人学习和借鉴的对象,对后世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除了以上内容,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 理解诗歌中的每一个字词都可能需要深入的研究和分析,特别是对于古代文学。
  • 欣赏文学作品时,不仅要理解字面意思,还要思考作者的创作背景、时代背景以及这些因素如何影响作品的内容和形式。
  • 在欣赏和分析文学作品时,可以结合其他相关资料进行综合学习,以获得更全面的理解和认识。

通过了解《赠萧参议德藻二首·平生苕霅几扁舟》的创作背景、主要内容以及文化价值,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赵蕃的诗歌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同时,这首诗不仅仅是一个文学作品的介绍,更是一次深入探讨宋代文人精神和生活态度的机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