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张真州大经

渺渺春江绿水波,客中送客倍愁多。
一麾出守输公去,三径就荒如我何。
暂为淮人符剖竹,即归汉殿橐持荷。
异时治状称优最,十万疲羸蒙拊摩。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张真州大经》是赵蕃的著名诗作。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政治状况和个人遭遇。以下将详细介绍这首诗及其背景和影响:

  1. 作者介绍
  • 赵蕃:宋朝著名文学家,字昌父,号章泉,出生于郑州,后居信州玉山(今属江西)。赵蕃早岁从刘清之学习,后受朱熹影响颇深。在官场上,他曾任直秘阁致仕,著有《淳熙稿》二十卷、《章泉稿》五卷、《乾道稿》二卷等著作。
  1. 诗作原文及翻译
  • 原文:“渺渺春江绿水波,客中送客倍愁多。 一麾出守输公去,三径就荒如我何。 暂为淮人符剖竹,即扫汉殿橐持荷。 异时治状称优最,十万疲羸蒙拊摩。”
  • 翻译:春天江边的绿水波光粼粼,我在这客居之地送别你倍感忧愁。你即将离开,我也要离开这片土地,但看着这荒凉的家园,我感到无助。我曾短暂地担任过淮人的官职,现在我要清理汉殿的档案。将来如果治理得当,我将得到十万疲劳百姓的支持。”
  1. 诗歌内容分析
  • 主题与情感:这首诗通过描写送别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深怀念和不舍。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自己未来命运的忧虑和不安。这种复杂的情感交织在一起,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浓厚的情感色彩。
  • 政治背景:在南宋时期,朝廷内部的权力斗争十分激烈。赵蕃作为一位官员,不得不面对这种政治环境。他的诗歌中常常透露出对国家和民族未来的担忧,以及对个人命运的关注。
  • 艺术手法:赵蕃的诗歌注重意境的营造和情感的表达。他善于运用象征、比喻等手法,使得诗歌具有深刻的内涵和丰富的想象空间。同时,他的诗语言简练、明快,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1. 历史影响与评价
  • 历史地位:赵蕃作为南宋时期的著名文学家,其作品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的诗歌不仅展现了宋代文人的风采,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 后世评价:《送张真州大经》被后世广泛传颂,被视为宋代诗歌的佳作之一。许多学者和评论家都对这首诗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它是赵蕃诗歌创作的代表作之一。

《送张真州大经》不仅是一首表达友情的诗歌,更是一幅展现赵蕃人生经历和社会环境的画卷。它让人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了那个时代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特点,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学财富。对于喜欢宋诗的朋友来说,这首诗无疑是一本值得反复品味的经典之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