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见秋风拉芰荷,也无官柳共婆娑。
青山只作向来看,白发自惊重到多。
莫道予方有公事,须知地僻少经过。
数公句刻虽无恙,题榜风流欠景坡。
过玉光呈吴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过玉光呈吴丞》是宋代诗人赵蕃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表达了作者对家乡和自然风光的怀念以及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作品:
作者简介:赵蕃(1143—1229),字昌父,号章泉,郑州人,后侨居信州玉山(今属江西)。赵蕃是一位南宋文学家,以诗文著称,尤其擅长书法和绘画。他的文学成就在宋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其诗歌深受颜真卿、苏轼、黄庭坚影响,推崇尚意书风,论书重人品学养。
原文与翻译:《过玉光呈吴丞》的原文如下:“又见秋风拉芰荷,也无官柳共婆娑。青山只作向来看,白发自惊重到多。莫道予方有公事,须知地僻少经过。数公句刻虽无恙,题榜风流欠景坡。”这首诗通过描绘秋风中荷叶与芰荷的摇曳、官场中人的闲适以及青山的不变,反映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官场生活的无奈。
赏析与评析:赵蕃通过对秋风、荷叶、芰荷等自然元素的描写,展现了他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对自然的深切感受。同时,诗中也透露出作者对官场生活的疏离感和对故乡的深情怀念。赵蕃的诗歌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味,情感真挚而深沉,展现了宋代文人的精神风貌。
《过玉光呈吴丞》不仅是赵蕃诗歌创作中的佳作,也是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的瑰宝。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欣赏,可以更好地理解和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