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闻急雨响林柯,想见江头声更多。
两日不来百忧集,一杯犹忆醉时歌。
已孤柿栗霜天熟,其柰衣裘卒岁何。
掾奉酸寒古云叹,治时还重力田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卧闻急雨响林柯,想见江头声更多。
两日不来百忧集,一杯犹忆醉时歌。
已孤柿栗霜天熟,其柰衣裘卒岁何。
掾奉酸寒古云叹,治时还重力田科。
《两日不见在伯风雨中有怀因以简之》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一首词。以下是关于这首诗的简介: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诗歌创作风格豪放不羁,语言通俗易懂,富有音乐性;其书法则以行书见长,被后世誉为“宋四家”之一。
两日不见,忽如三月;
风雨潇潇,不觉新秋。
念我独居,谁与共游?
时见青梅,空叹白头。
主题思想:此词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通过对比“三月”与“三月”,以及“三月”与“不觉新秋”来表达时间的流转和对友人的深切怀念。同时,也表达了对孤独生活的感慨。
艺术手法:词中运用了拟人和象征的手法。将天气的变化比作时间的流逝,将孤独的生活比作对友人的思念,使得整首词充满了诗意和情感。
意象分析:
这首词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对时间、生命等主题的思考,传达了作者深沉的情感和对友情的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