峡江舟中怀徐审知

峡江江上晓乘风,人语鸡声宿雾中。
自入江西此差胜,有如吾子乃无同。
未怜终岁数行役,可料此生长困穷。
独是嗜诗馀习在,耸肩搔发愿求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峡江舟中怀徐审知》是宋代诗人赵蕃的作品,一首表达了作者在峡江江上晨风中对友人徐审知的怀念之情。以下是对这首诗及其作者的介绍:

  1. 作者简介
  • 赵蕃的简介:赵蕃(1143年—1229年),字昌朝,号章泉,又号老圃,江西吉水人,南宋著名的文学家、史学家,其诗作以清新自然而著称。他早年曾从学于刘清之,并因曾祖的恩赏而得以补任州文学及浮梁尉等职,但均未赴任。
  • 政治生涯:赵蕃的政治生涯并不顺利,曾因与时任知州争狱事而被罢官。但他并未因此放弃文学和学术追求,而是继续在学术和政治领域有所建树。
  1. 诗歌原文及解析
  • 诗句内容:“峡江江上晓乘风,人语鸡声宿雾中。”这两句描绘了清晨峡江上的景象,微风拂过江面,伴随着隐约的人声和鸡鸣,宿雾弥漫于空气中,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朦胧的氛围。
  • 情感表达: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友人的深切思念和内心的感慨。“自入江西此差胜,有如吾子乃无同。”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身处异乡的感慨,以及与徐审知相似的境遇和情感体验。
  • 生活状态:“未怜终岁数行役,可料此生长困穷。”这里,诗人表达了对常年在外奔波的无奈和对家乡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于长期贫困生活的认识和接受。
  1. 诗歌背景
  • 创作时期:《峡江舟中怀徐审知》这首诗创作于宋代,具体年代不详,但据文献记载,赵蕃晚年曾在衡州任职,期间结识了徐审知。因此,这首诗很可能在赵蕃离开衡州后所作。
  • 作者生平:赵蕃在仕途上经历了起伏,尽管遭遇了一些挫折,但他依然坚持自己的文学追求,通过诗歌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1. 文学价值
  • 艺术特色:《峡江舟中怀徐审知》以其朴素的语言和真挚的情感,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艺术追求。诗中的自然景观描写细腻入微,情感表达真挚而深沉,具有较高的艺术成就。
  • 影响与评价:这首诗在宋诗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不仅因其艺术魅力受到赞誉,更因其反映了宋代文人的生活态度和精神面貌。赵蕃的这一作品也被视为宋代诗歌创作的一个典范。

除了上述内容外,还有以下信息可以帮助进一步了解这首诗:

  • 《峡江舟中怀徐审知》不仅是一首抒情诗,也是一篇充满哲理的作品,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引发对人生、社会的思考。
  • 赵蕃在诗歌创作上深受唐代诗人的影响,尤其是杜甫和白居易的诗作,这也在他的作品中有所反映。他的诗作多关注民生疾苦,体现了儒家的仁爱思想和忧国忧民的精神。
  • 《峡江舟中怀徐审知》在文学史上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它不仅展示了赵蕃个人的文学才华,也为后世研究宋代文学提供了宝贵的素材。

《峡江舟中怀徐审知》是一首具有较高艺术价值的宋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和内心情感的真实流露,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感受和深刻思考。赵蕃的这首诗不仅在艺术上达到了较高的水平,也在思想上为后来的读者提供了启示和借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