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题周氏园亭

红紫矜春一梦空,绿阴青子竟匆匆。
那知黛色二千尺,况说苍髯十八翁。
万卷读书馀旧习,百年种德待成功。
吾家相望牛鸣地,来往悬知亦许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寄题周氏园亭》是宋代诗人赵蕃的作品。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分析:

  1. 诗歌原文
    红紫矜春一梦空,绿阴青子竟匆匆。
    那知黛色二千尺,况说苍髯十八翁。
    万卷读书余旧习,百年种德待成功。
    吾家相望牛鸣地,来往悬知亦许同。

  2. 诗歌赏析

  • 情感表达: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欣赏园亭美景的同时,也抒发了自己对于人生、学问和道德修养的感慨。其中“红紫矜春一梦空,绿阴青子竟匆匆”两句,通过春天的红紫与绿阴的对比,以及青子的短暂,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的短暂和人生的无常感怀。
  • 主题思想:整首诗贯穿着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热爱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万卷读书余旧习,百年种德待成功”表明了诗人通过阅读来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并通过积累德行来期待未来成功的信念。而“吾家相望牛鸣地,来往悬知亦许同”则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谊和对未来的共同期望。
  1. 创作背景
  • 赵蕃在这首诗中通过对周氏园亭的描写,不仅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反映了他对生活哲学的思考。在宋代文人墨客中,园林往往不仅是休闲游玩的地方,更是一种修身养性之所。赵蕃的这首诗可能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既有对自然美的欣赏,也有对人生哲理的反思。
  1. 艺术特色
  • 意境营造:赵蕃在这首诗中巧妙地运用了意象和象征手法,如“黛色二千尺”可能暗指园亭中的某种宏伟景色,而“苍髯十八翁”则可能象征着长寿和智慧。这些意象的运用使得整首诗的意境更加深远和丰富。
  • 语言风格:赵蕃的诗歌语言简洁明快,富有力度。他的诗句虽然简短,但每个字都经过精心挑选,既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又不失为一种艺术上的美感。

《寄题周氏园亭》不仅仅是一首诗,更是赵蕃对于生活、自然和人性的深刻思考。通过这首诗,读者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于生命和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于人生哲理的探索和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