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十一夜简孙子肃子仪

暑气侵人百不堪,晚吹微喜鬓毵毵。
手持白羽不胜倦,醉漱清泉欣尔甘。
定夜数钟随谷应,临流几木与天参。
况当风月佳如引,祇欠两公相对谈。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六月十一夜简孙子肃子仪》是宋代诗人赵蕃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邃的内涵,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简介:赵蕃(1143—1229),字昌父,号章泉,郑州人,后侨居信州玉山(今属江西)。赵蕃早岁从刘清之学,以祖父荫入仕,尝问学于朱熹。理宗绍定二年(1229)以直秘阁致仕。为南宋文学家,著有《淳熙稿》二十卷、《章泉稿》五卷、《乾道稿》二卷。

  2. 诗歌原文
    暑气侵人百不堪,晚吹微喜鬓毵毵。
    手持白羽不胜倦,醉漱清泉欣尔甘。
    定夜数钟随谷应,临流几木与天参。
    况当风月佳如引,只欠两公相对谈。

  3. 诗歌解析

  • 暑气侵人百不堪:描述了夏季的高温给人们带来的困扰,表达了作者在酷热中难以忍受的感受。
  • 晚吹微喜鬓毵毵:晚风吹来,让疲倦的诗人感到一丝喜悦,同时也带来了凉爽的感觉,让人的鬓发随风摇曳。
  • 手持白羽不胜倦:手持白羽,象征着文人墨客手中的笔杆或羽毛笔,表达了诗人在写作时的疲劳感。
  • 醉漱清泉欣尔甘:沉醉于清凉泉水之中,感受着泉水的甘甜,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享受。
  • 定夜数钟随谷应:夜幕降临,数声钟声随着山谷回荡,营造出宁静而深沉的氛围。
  • 临流几木与天参:站在流水旁边,几棵树木与天空相接,形成了一幅优美的画面,寓意着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 况当风月佳如引:此时正值美好的春光,清风明月相伴,为诗人的创作提供了灵感和动力。
  • 祗欠两公相对谈:遗憾的是,此刻只能与两位朋友相对无语,表达了诗人对友谊的珍视和对相聚时光的期待。

《六月十一夜简孙子肃子仪》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的诗歌,更通过细腻的情感和深刻的意境,展示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和对友情的珍视。这首诗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为我们理解宋代文学和文化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