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昔名流几许人,况于室迩更身亲。
南州行卷虽云旧,东阁知名固若新。
再见每怀风度远,两年空恨往来频。
其谁为我谈名姓,车辙勤公野水滨。
呈辛卿二首 其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您提供的文本内容中,“呈辛卿二首 其二”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表达了对友人辛卿的怀念之情,以及对友人处境的关切和同情。接下来将简要介绍这首作品:
作者简介: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并称为“李杜”。杜甫的诗歌以其深沉的社会责任感、严谨的艺术手法、丰富的思想感情和精湛的语言技巧而著称,被誉为中国古典诗歌的巅峰之作。
诗句原文:“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恐非平生亲,路远不可及。魂来枫林客,魂返洞庭宅。落日满江红,故乡云树迷。”
诗句解析:该诗通过梦境和现实的对比,抒发了杜甫对辛卿深深的思念之情。他梦见辛卿进入了他的梦境,并且长久地回忆着他们过去的友情。然而,这种相见似乎又显得十分遥远,因为道路漫长且难以到达。同时,杜甫还想象着辛卿的灵魂在梦中来到他身边,又回到他的故乡——洞庭湖旁的宅院,最后落日余晖洒满江水,故乡的云树被云雾所笼罩,使他的思乡情感更加浓厚。
艺术特色:该诗运用了丰富的象征意义和深刻的哲理,如落日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故乡的云树则寓意着对故乡的深深眷恋以及人生的无常和变迁。杜甫通过这些意象,表达了自己对友人辛卿深厚的友谊,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文学价值:此诗不仅展现了杜甫深邃的艺术造诣,也反映了唐代社会的现实面貌和人文精神。通过对其深入的解读,可以更好地理解唐代的文化背景和历史语境,同时也能体会到杜甫作品中所蕴含的人文关怀和时代精神。
‘呈辛卿二首 其二’不仅是一首表达深厚友情的诗歌,也是一部具有高度艺术成就和深远文化内涵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