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昔名流几许人,况于室迩更身亲。
南州行卷虽云旧,东阁知名固若新。
再见每怀风度远,两年空恨往来频。
其谁为我谈名姓,车辙勤公野水滨。

【注释】

  1. 呈辛卿二首:这是诗人寄赠给好友辛卿的两首诗。
  2. 今昔名流(míngláo):指当今和古代的名人、贤士。
  3. 况于室迩(zuì)更身亲:何况自己与朋友住得近,更亲近些。
  4. 南州行卷(lǚn):指代辛卿在南方所作之行状、诗文等作品。
  5. 东阁知名:指辛卿在东阁任职时受到朝廷的赏识。
  6. 风(fēng)度:风度、风采。
  7. 两年空恨往来频:两年来,我常常遗憾不能频繁地见面。
  8. 其(qí)谁为我谈名姓:谁能给我讲讲辛卿的名字和姓氏呢?
  9. 车辙勤公:指辛卿勤政爱民的政绩。
  10. 野水滨(bīn):野外的河边。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寄给好友辛卿的两首七言绝句。前一首写与辛卿的情谊,后一首写对友人辛卿的思念和祝愿。这两首小诗,虽短小精悍,却感情真切,意境深远。
    第一首的前两句写今昔名流之变化,第三四句写与友人的情谊之深厚。“几许人”,“况于室迩”,从今昔对比中突出了辛卿的地位。“更身亲”三字,既点明“室迩”二字的具体内涵,又突出二人关系密切的特点。“南州行卷”“东阁知名”,分别写出辛卿在南方所作之行状、诗文等作品以及任东阁时受到朝廷的赏识。这两句既写出辛卿的才学,也突出了与作者的亲近关系。“再见”、“空恨”,说明作者与辛卿已有两年没有见面了。“其谁为我谈名姓,车辙勤公野水滨”,表达了作者想向辛卿请教其姓名的愿望。这两句不仅表明了两人关系的亲密无间,也表现了作者虚心求教的精神,表现出作者对辛卿的敬重之情。全诗以议论为主,夹叙夹议,结构紧密严谨。
    第二首的前两句写辛卿的为人,后四句写对友人辛卿的思念和祝愿。“再见”两句,写自己已两年没有与辛卿见面。“空恨”两句,表达了作者遗憾之情。“其谁为我谈名姓”一句表达了作者想向辛卿请教其姓名的愿望。最后四句,“车辙勤公”两句写辛卿的政绩。这两句既是赞语,又是劝慰语。“其谁为我谈名姓”一句是说,你能给我说说辛卿是谁吗?“车辙勤公”两句是说,你为官勤政爱民,就像车轮辗过水边的泥土一样。这两句既是对辛卿的赞美,也是对辛卿的期望,表达了作者对辛卿的敬爱之情。全诗以抒情为主,夹叙夹议,结构上层层推进,步步深入,表达了作者与辛卿深厚的友情。
    两首诗都是写诗人对友人的怀念之情。但第一首重在写情,抒发与友人久别重逢的喜悦;第二首重在写志,表达对友人勤政爱民的赞赏和期望。两首诗都运用了比喻、设问等修辞方法,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