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别赵南纪

少时未识庐山好,老去知山却远山。
白鹿何繇与弦诵,紫霄还复共跻攀。
林峦有失君何意,松菊犹存我得还。
俱是江东巡管内,异时书札愿无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留别赵南纪》是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赵蕃的诗作,表达了他对友人离别的不舍之情和对友情长久的祝愿。《留别赵南纪》不仅是赵蕃诗歌创作的代表作之一,更是宋代文学宝库中的瑰宝。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简介:《留别赵南纪》的作者赵蕃(赵昌父),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南渡后侨居信州玉山(今属江西)。他是南宋著名的诗人和学者,生于宋高宗绍兴十三年,卒于理宗绍定二年,享年八十七岁,谥文节。
  2. 作品原文:《留别赵南纪》这首诗全文为“少时未识庐山好,老去知山却远山。”。
  3. 作品赏析:《留别赵南纪》在情感上表现出了诗人对友人离别的深切怀念和依依不舍;在艺术上则展示了赵蕃深厚的文学功底,特别是其精湛的用典技巧和独特的意象创造能力。这首诗不仅表达了对友人的真挚情感,还体现了作者对人生经历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4. 历史背景:赵蕃的生活年代处于北宋到南宋的过渡期,这一时期的政治变迁和个人命运都对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诗歌反映了那个时代文人的精神风貌和社会现实,是研究宋代文学的重要资料。
  5. 文化意义:《留别赵南纪》不仅作为文学作品本身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其所蕴含的文化意义也值得深入挖掘。例如,诗中的“少时未识庐山好,老去知山却远山”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感悟以及随着年龄增长对人生和世界认识的深化。这种超越时间和空间的思考,展现了中华文化中对于生命、自然与人生的深刻理解。
  6. 现代价值:在现代社会,这首诗依然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它提醒人们在忙碌的生活中不要忘记与人为善、珍惜友情的重要性。同时,它也鼓励人们在面对生活的变迁和挑战时,要持有一颗平和的心态,学会在变化中寻求永恒的价值。

《留别赵南纪》不仅是赵蕃个人的文学成就的体现,也是整个宋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这首诗的研究和欣赏,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宋代文人的思想情怀和他们所处的社会环境,同时也能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以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