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别周愚卿兄弟

四海虽云皆弟昆,怅兹薄俗与谁论。
平生泛爱老逾厌,独觉君家久更敦。
百里阑干山作几,数家篱落竹为村。
异时相忆相思处,明月清风同酒樽。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留别周愚卿兄弟》是一首宋代诗人赵蕃创作的七言律诗,表达了诗人在离别之时对周愚卿兄弟的思念之情。下面将简要介绍这首诗:

  1. 作者简介:赵蕃(1143—1229),字昌父,号章泉,郑州人,后侨居信州玉山(今属江西)。早岁从刘清之学,以祖父荫入仕,尝问学于朱熹。理宗绍定二年(1229)以直秘阁致仕。为南宋文学家,著有《淳熙稿》二十卷、《章泉稿》五卷、《乾道稿》二卷。论书重人品学养,推崇清道刚劲的文人尚意书风,受颜真卿、李建中、苏舜钦、苏轼、黄庭坚影响较大。

  2. 诗歌原文:四海虽云皆弟昆,怅兹薄俗与谁论。平生泛爱老逾厌,独觉君家久更敦。百里阑干山作几,数家篱落竹为村。异时相忆相思处,明月清风同酒樽。

  3. 诗歌赏析:此诗首联“四海虽云皆弟昆,怅兹薄俗与谁论”,表达了诗人面对世俗的薄情寡义,感到孤独和困惑。颔联“平生泛爱老逾厌,独觉君家久更敦”则抒发了诗人对周愚卿兄弟深厚情谊的珍视和感激。颈联“百里阑干山作几,数家篱落竹为村”描写了村庄的自然美景,表现了诗人对家乡的眷恋和怀念。尾联“异时相忆相思处,明月清风同酒樽”则是对未来重逢的美好祝愿,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期待。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深厚的人文情怀和对友情的珍视。

《留别周愚卿兄弟》不仅是一首表达离别之情的诗,更是一首蕴含深厚人文情怀的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理解和欣赏,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家乡的眷恋,同时也能体会到作者在面对世俗薄情时的孤独和困惑。

相关推荐